臺灣的教師團隊具備世界一流的水準,此話一點也不為過。但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對於臺灣的教育失去信心,家長急欲把小孩送往國外求學或是尋求實驗教育為解方,以獲得家長心目中所謂的「優質教育」?
中小學教育經費遠低於OECD國家平均值
依據教育部《教育統計指標之國際比較》2019年版揭示,中華民國中小學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遠低於「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平均值。2015年OECD主要國家中紐西蘭、英國、及美國分別為4.5%、4.4%和3.5%,鄰近之南韓、日本分別為4.0%、2.7%,義大利3.0%,OECD國家平均則為3.5%。我國近5年(2014至2018年)中小學教育經費占GDP比率介於2.4%至2.6%間,2015年為2.5%;明顯低於OECD國家平均值,也遠低於前述所有國家。足見,臺灣中小學教育的教育資源遠不及各個OECD國家的水平。
如何維持臺灣的教育優勢?
對比於其他國家豐厚的教育經費,臺灣的中小學教育經費相對偏低。但是臺灣的中小學教育水平卻能名列前茅,這其中的差異關鍵,不客氣的說,臺灣有高素質的教師團隊,使臺灣的教育成果在資源相對有限的條件下,有傲人的表現,這是難以否認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近年來不論國人或是教育圈內人,都有一種共同感受,面對科技進步和全球化的影響,教育的多元化與創新成為教育改革的重大挑戰,若不能持續強化教師團隊的素質,提升教師的設計與創新能力,臺灣的教育在新時代快轉的動態改變中,不僅很可能落後更多於先進國家,也很有可能被其他發展中國家快速超越。
理想的教師專業發展環境
教學是複雜且專業的活動,其品質高下取決於教師團隊是否具備足夠知識、技能和專業素養,以達到學校預期的教學目標。根據OECD的研究指出,決定學校教育品質良窳的關鍵因素,不是教育經費的多少,也不是教學時間或上學時間的長短,更不是教學設備的充足與否,而是教師團隊的素質。該研究報告對於如何提升學校教育品質的兩個建議中,第一個建議是,聘請優秀教師在學校任教;第二個建議則是思考如何給予學校現有教師良好的專業發展,讓他們成為優秀的教師團隊成員。由此可見,提供優質的教師養成和卓越的教師專業發展系統,將會是決定下一波臺灣教育的關鍵策略。
教師專業發展亟待「專業化」
目前臺灣的教育現場有非常多的教師專業發展機會,政府也提供了相當可觀的經費,讓第一線教師有許多機會進行專業發展的學習和成長。但可惜的是,無論是政府或學校,都缺少了有系統和適切方向的整體規劃。加上政府會計程序的諸多限制,造成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層次嚴重受限,多數侷限於邀請學者專家的演講。即使是以教師分享為主的工作坊,雖然較接近實務需求,但是點狀的演講和工作坊,無法持續和長期陪伴與協助,導致於現場教師即使有很強的學習動機,也因為長年流於形式,而大大減低了對教師專業發展的興趣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