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基隆鳥會公布遊隼巢位,是台灣生態保育的倒退!

2017-04-04 06:30

? 人氣

如果真是如基鳥所說的是為了保護育雛的遊隼,引進官方(新北市動保處、東北角管理處)的力量保護育雛中的遊隼,避免太多人騷擾與遏止捕鳥人,其實也不必公布,官方負責單位「默默」作該作的事─加強巡邏、立牌管理秩序─即可,但基鳥卻是敲鑼打鼓公布,所有電視、報紙都刊載基鳥的「發現與研究成果」,搞得天下皆知,然後說其目的是為了保護遊隼、創造多贏,這算是那門子的鬼話?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鳥類-紅隼(呂紹煒攝)
紅隼與遊隼同是台灣較常見的隼科猛禽。(呂紹煒攝)

鳥類育雛最敏感,受干擾可能棄巢失敗

任何對賞鳥與鳥界稍有常識者,大概都不會接受這種說詞與作法。只要是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鳥類在育雛期是最敏感的,尤其是在孵蛋時期,稍有干擾,就可能造成棄巢的悲劇。在可觀察育雛巢位的涼亭處,原本就有遊客在此,增加幾個賞鳥人、幾支拍鳥的大炮,遊隼尚不會感受到壓力;但如果增加到數十甚至數百人、大炮呢?

這次公布成果是讓基鳥及所謂的遊隼調查小組,獲得了名聲,也許還可以藉此獲得一些公部門的經費,但這對育雛中的遊隼卻要替基鳥的作為,承受更大的「觀賞壓力」,如果難以承受,就可能棄巢。這不是任何愛鳥者樂見的結果。

東北角龍洞的鳥類-遊隼(呂紹煒攝)
遊隼(呂紹煒攝)

當然,更離譜的是基鳥有意向政府單位申請經費繼續「觀察與研究」。坦白說,台灣有遊隼留鳥族群是鳥界早已知的事,至於遊隼的生態習性,國外的研究報告早已汗牛充棟,政府相關單位如果真要蠢到拿納稅人的錢去給基鳥「作遊隼研究」,既無必要更無價值,只是把原本屬民間出於興趣進行的觀察活動,變成政府「幫忙出資」罷了,政府該想清楚千萬別亂花納稅人的血汗錢。

東北角龍洞的鳥類-遊隼(呂紹煒攝)
東北角龍洞的鳥類-遊隼(呂紹煒攝)

為幼鳥裝追蹤器對鳥的干擾最嚴重

至於基鳥有意「結合攀岩團體,經由主管機關核准後,進一步在幼鳥身上裝設衛星追蹤器,以了解幼鳥擴散情形」,則更是看到人類自私的一面。雖然各國都有作鳥類繫放,且持續已上百年,但近年各國對先捕捉鳥再繫放的作法有不少批評,認為對鳥類的身心都是傷害;因此已儘量避免以捕鳥方式作繫放,許多鳥會改為主要對傷鳥在野放前才上環作繫放。

前年在金山棲息近2年的小白鶴,所有人都想知道其未來歸途與去向,但沒有人跑去把牠抓起來上追蹤器、腳環,一直到其誤飛到台北捷運站被捕,才為其上腳環作為識別,此案例就看得出照顧小白鶴者至少是更尊重「鳥權」,相較之下,基鳥想抓遊隼幼鳥上追蹤器,只能以「惡劣」名之。

東北角龍洞(呂紹煒攝)
遊隼築巢於大岩壁。(呂紹煒攝)

另一種對動物的霸凌

有些人以為祭出「研究」之名,即可對動物為所欲為,但現在的「動物倫理」顯然已否定這種想法。我們重視維護人權,卻常藉著自我的優越感去侵犯動物應該也擁有的權利,任何的學術研究都應該以被研究物種的福利作考量。動物權的保護,不可以任何理由去侵犯,更沒有任何機關可以去核准這種行為,在鳥兒身上裝器具,就是明顯的利用人類的強勢去霸凌弱勢的鳥兒,鳥會更不應該作這種與鳥會章程相違背的事。

鳥類應該擁有與人類一樣的權利,牠不是鳥會的財產或工具─牠也會感覺到害怕、疼痛、被虐待和歸屬感。試問:如果在你的身上裝上同比例重量的監測器具或是腳環,每天被人類監視,你會感覺舒適嗎?

基鳥想對幼鳥上衛星追蹤器,是對幼鳥最大的干擾與不人道,完全見不到鳥會應有「以鳥為本」的思考。基鳥這種作為、思維、心態,其實已讓人懷疑這個鳥會是否還有存在的價值了,一個知名鳥會的生態保育觀念水準如此,大概也證明台灣的生態保育是在倒退中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