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皇太子費迪南大公夫婦在塞拉耶佛視察時,遭到一名塞爾維亞青年暗殺,奧匈帝國要求塞爾維亞嚴懲元兇,並以此為由在一個月後對塞爾維亞出兵,此後歐洲各國開始陷入一場混戰。遠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國一直維持「孤立主義」精神,不干涉歐洲戰爭,一直到1917年才以德國實施「無限制潛艇戰」,正式對德國宣戰,然而背後還隱含著其他原因。
無限制潛艇戰
一戰期間,法國和俄國負責牽制德國的陸路補給路線,英國則靠著優勢海軍軍力封鎖德國海軍,德國為了突破封鎖,決定集結全部海軍與英國進行一次海上大戰,於是在1916年爆發了「日德蘭海戰」,雖然德國的人員和戰艦都少於英國,但還是無法突破英國的封鎖,德國海軍仍被困在波羅的海內。德軍於是決定改用「無限制潛艇戰」(Unrestricted submarine warfare)封鎖英國。
無限制潛艇戰是指交戰雙方,為求打擊敵方士氣及消耗敵方物資,不惜攻擊非軍用機構或設施,尤其是運輸用的船、火車等等,這種方法雖然能有效避免敵人偽裝成民用船來補給,但卻會嚴重傷及一般平民的生命。
當時德國企圖以無限制潛艇戰封鎖英國的補給,只要是向英國方向行駛的船隻,無論是前往英國或是經過,一律以潛艇擊沉。然而不只歐洲交戰國的船隻受到影響,就連置身事外的美國也有多艘船被擊沉,造成美國不滿,甚至導致後來德美斷交。
「盧西塔尼亞號」遭德軍攻擊 釀1198死
1915年,滿載著乘客的郵輪「盧西塔尼亞號」(RMS Lusitania)從紐約出發,在愛爾蘭外海遭遇濃霧,被在附近巡邏的德國U20潛艇發現,以魚雷擊沈,造成船上1198名乘客和船員死亡,此事件激起美國民眾的憤怒,國內要求參戰的聲浪四起,但當時的美國總統威爾遜(Thomas Wilson)還未正式對德宣戰。
德國慫恿墨西哥抗美電報曝光 成美參戰導火線
「盧西塔尼亞號」事件後,美德兩國關係已瀕臨絕裂,此時卻又被英國發現德國企圖慫恿墨西哥對抗美國。1917年1月16日時任德國外交部長齊默爾曼(Arthur Zimmermann)向墨西哥發出電報,邀請墨西哥參戰,對抗美國,德國並以歸還1848年美墨戰爭時,墨西哥割讓給美國的領土作為參戰的交換條件。然而這封電報卻遭到英國攔截、解密,並轉交給美國政府,美國國內憤怒情緒高漲,加上當時又有五艘美國商船被德國攻擊,最終使得美國國會正式在1917年4月6日對德國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