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宣告停業的Uber又要重返台灣市場了!Uber將於13日公告全新的營運模式及新的Uber App,而關於Uber尚還欠稅上億元的部分,台北國稅局局長許慈美12日表示,Uber欠稅案件不會受到新營運模式的變更有所影響,目前國稅局與行政執行署已對Uber總公司完成「扣押銀行帳戶1000萬元」的手續,以及對Uber台灣分部的負責人「完成限制出境」手續,並不予調整。
Uber來台以後到2016年6月以前長期都是申報「資料處理佣金手續費」而非「申報顧客交易的營業稅」,不過國稅局認定Uber有實質的載客行為,因此要求Uber需補繳約1.25億元營業稅金,而對於實際裁罰金額許慈美則表示不便透露。
不過Uber已在2017年2月17日向財政部訴願審議委員會提出上訴,國稅局也在2月24日完成答辯,全案估2017年上半年可走完行政救濟,若再不服,可再走法律程序提起上訴。
未來Uber不管是和車行或租賃公司合作,都得繳稅
而對於Uber宣告將以新營運模式重返台灣市場,也引起議論Uber過去的龐大欠稅案何去何從?許慈美表示,Uber目前是想和國內租賃公司合作,提供資訊服務、再抽佣金,不管是和車行或租賃公司合作、Uber都得依管道繳稅,不會再像過去直接處理搭車服務而要繳營業稅。對此許慈美回應「Uber若以新模式回來,財政部在課稅上應該是沒有問題。」
另外許慈美補充,台灣大車隊等車行也將有新營運模式,並推出App叫車服務,但收入則回歸到車隊中。
至於2016年7月到今年2月10日Uber在台營業額,台北國稅局表示,最快4月底將會再寄出,不會受到Uber訴願影響。而市場估計月底再開出稅單金額應接近億元。
另外根據《中央社》的報導,關於新的Uber與以往不一樣的地方,據了解,原本主要與自用車合作的Uber於2月16日表示,已與交通部達成初步共識,雙方以駕駛權益和乘客選擇權為核心考量,Uber可與租賃車公司合作。Uber台灣官網12日已提供2種合作模式,包括協助沒有車的民眾媒合Uber合作車行,以及說明自備車輛的民眾如何靠行。
而Uber合作駕駛必須年滿21歲、持有職業駕照、沒有犯罪或重大肇事紀錄。需要準備的個人文件包括:職業駕照與身分證、良民證、肇事紀錄;透過線上申請後,Uber會協助駕駛與合作車行媒合,駕駛也可以聯繫LINE車行配對小幫手,有專人服務。
Uber欠稅案 財政部:重返市場後更好追稅
Uber重返台灣市場後如何課稅,財政部表示,Uber欠稅新台幣1.35億元的事實仍存在,回來反而更好追稅。財政部除已與行政執行署完成對Uber銀行帳戶內1000多萬元存款進行假扣押外,也完成對Uber台灣分部的負責人採取限制出境的措施。國稅局也將於4月底,就Uber去年7月後到今年2月的漏稅部分,開出第2張稅單。
另外面對市場受到Uber龐大衝擊的計程車行業,「中華民國計程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等團體也曾大規模抗議Uber的非法營業,並抱怨政府無法保障擁有合法執業登記的司機權益,任由自用車、租賃車配合國外非法App從事計程車派遣,且計費標準低於計程車,導致計程車司機收入減少。
而對於計程車抗議,Uber方面則回應,會積極與政府持續溝通,並期待政府高層正視民眾的心聲,鬆綁舊有法規,創造對科技創新更友善的法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