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機公會理事長、哈伯精密董事長許文憲表示:「我們以前從未製造過口罩機,也沒看過。我們主要生產用於汽車、航空或智能手機的高端零件或機器。但是我們認為『口罩機也是機器阿,我們必須提供一些幫助才行』。」
於是過往在市場上廝殺競爭的同行變成合作夥伴,不到一週內,這些工具機廠派出自家菁英工程師,約40多人帶來了工具箱、風扇等其他設備,共同把倉庫變成小型工廠,分工協力組成第一台口罩機床。2月16日,基隆小型口罩製造商「順易利」(Sumeasy Enterprise)收到了這台機器。
不到一個月擴增90條生產線
順利交付之後,戴雲錦與團隊探討如何微調生產線,熱血的志願工人們迅速佈置40多個用來安裝、測試口罩機的工作點,並明確標記數百個所需零件。緊接著,他們還開會草擬交付機器的工作流程圖和時間表。這一天的工作持續到隔天凌晨4時,制定的目標是──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與本土既有的兩家小型口罩機製造商共同生產約90台機器。
許文憲到處遊說更多公司派遣人員幫忙,媒體報導使他的號召工作更為順利,最終有29家工具機製造商派出約200名工程師,他們連續40天不分日夜地工作。許文憲表示:「老實說一開始我有點擔心,不會有太多公司積極加入志願隊,或派出最棒的人才。但當公眾開始稱我們是國家隊,大家的士氣就起來了,也有更多公司願意加入。」
工具機國家隊的積極合作,使行政院有信心在2月29日宣布,加碼新台幣9000萬元採購30條口罩產線,預計3月中下旬陸續交機。如今這90台機器已經按照計畫生產出來,在台灣各地30多家工廠運行,使台灣從每天產量不到190萬片,變成約1500萬片產量,並能夠向美國、英國、歐盟捐贈數百萬個口罩,為國際社會盡一份力。
疫情衝擊工具機產業 但也使人重新認識它
台灣工具機產業聚落1945年後開始起步,迄今已有2000多家公司專門製造精密機械與零件,技術與產品受到空中巴士(Airbus)、波音(Boeing)、特斯拉(Tesla)、蘋果(Apple)等國際大廠的青睞。2018年台灣工具機總出口值達36億5610萬美元(約新台幣1097億4000萬元),是全球第五大出口國,僅次於德國、日本、義大利、中國。根據經濟部數據,工具機產業年度收益高達新台幣1兆元。
但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大流行,近來使仰賴出口的台灣機床製造商遭遇困難,全球多家工廠和企業因封鎖令而關閉,訂單量急速下滑。台灣製造商本來就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原預計今年1月中美緊張局勢緩解,有助於訂單回升,沒想到接踵而來的疫情又澆熄復甦希望,現在台灣還要面對與日本、中國廠商的激烈價格戰。
根據台灣工具機公會統計,與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前3個月的機床出口額下降近25%,預計出口低迷至少會持續到6月份。許文憲說:「產業已經處於最低谷了。先是貿易戰,現在疫情大流行使情況變得更糟了。」不過國家隊之一的「上銀科技」(HIWIN)董事長卓文恒(Eddie Chuo)認為,疫情也帶來了意外好處,使國人更加意識到台灣隱藏冠軍企業的重要性,
關於台灣工具機國家隊的成功,「東台精機」董事長嚴瑞雄指出:「我們的優勢在於快速響應變化的敏捷性、靈活性和速度。」卓文恒則表示:「大家習慣將廉價製造業轉移到其他國家(例如中國),尋求低成本,沒有人想到像口罩這樣的廉價產品會成為與國家安全相關的戰略資源。機械是所有工業的母親,而機床是機械的基礎。台灣這樣的小島竟能擁有這般產能,令我感到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