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 最新快訊
  •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公孫策專欄:生態保育應提升為倫理層次

2017-05-08 06:30

? 人氣

史蒂芬霍金預言,人類必須在百年內逃到另一個星球(美聯社)

史蒂芬霍金預言,人類必須在百年內逃到另一個星球(美聯社)

當代最偉大的頭腦霍金(Stephen Hawking)在BBC紀錄片「遠征新地球」(Expedition New Earth)中預言,人類必須在百年內逃到另一個星球。他說:「在氣候變遷、小行星撞地球的威脅、傳染病肆虐與人口成長之下,地球環境將愈來愈險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寧願相信這不是預言,而是霍金提出的警告。但如果他說這是警告,肯定聽者藐藐,即使這是先知的預言,認真看待的人也不會多。

然而,100年比你想像的快很多。因此我們認真的思考一下霍金的警告:他提出的4項危機當中,只有「小行星撞地球」是人類無法抵抗的(今天還不行),其他氣候變遷、傳染病肆虐、人口成長等3項,幾乎都是因為人類濫用地球資源(直接或間接)而造成。也就是說,如果人類開始採取行動,彌補過去幾個世紀的濫用資源,地球應該仍可適合人類居住,至少不必「在百年內」逃離。

很重要必須轉變的一個觀念是:保育自然生態,包括環境保護和復育,不能只是經濟或生活層次的觀念,而應該提升到倫理層次。

霍金說,在氣候變遷、小行星撞地球的威脅、傳染病肆虐與人口成長之下,地球環境將愈來愈險惡。
霍金說,在氣候變遷、小行星撞地球的威脅、傳染病肆虐與人口成長之下,地球環境將愈來愈險惡。

3000年前,周公「制禮作樂」就是一種倫理工程,他規範了人與人、家與加、人與人,乃至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那就是倫理層次。而在他500年之後,孟子提出「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不可勝窮也」,則屬於經濟層次。因為那個時候,即使在中國那樣人口繁茂的國家,自然資源還沒有濫用的問題。可是經過工業革命以後,地球人口暴增,機械開發自然資源的能力超過新石器時代豈止萬倍,於是自然資源將很快不足以提供人類揮霍(100年?)。如果人類仍視生態保育為經濟問題,那麼,有錢的人、有錢的國家將繼續不知節制,因為「老子付得起」。

例如「碳權」這種觀念,就是將自然生態當作經濟問題的典型產物:大企業或先進國家可以「買」碳權,因此他們得以用貨幣買到繼續揮霍的權利。而落後國家(乃至開發中國家)出賣了自己的「碳權」,換來的卻是自己國家繼續落後。

但如果保育成為倫理觀念,就如中國古代(從漢朝到唐朝)規定「賈人之子不得考試做官」(更早還不許乘車,那是法律,也是一種倫理層次的規範),人類如果規範「用碳多的人或國家,必須自己設法減碳」,那麼,濫用自然資源的情況將能大為改善。

舉一個例子:肉食。

古時候,人類大部分食物來自土地,肉食希罕且價貴,吃肉是做官(肉食者)和長者(五十歲以上)的特權;後來生產力提升,畜牧技術進步,肉食物愈來愈普遍;現代則大家都吃肉,吃很多肉,素食的理由多半是宗教與健康。然而,畜牧用掉了太多土地、草料、甚至穀物,肉食必須節制,因為它已經成為地球暖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列子》的寓言:齊國的田氏在庭院中設宴,賓客上千人,送上的菜色包括魚、雁。田氏感慨的說:「上天真是厚帶人類啊,生長五穀繁殖魚鳥供給人類食用。」

這時,在座一位12歲的鮑氏童子(鮑氏是齊國大家族),起身說:「不如大人所言,天生萬物跟人類是一樣的,並無貴賤之分,完全視體力、智力高下,相互殘食,並沒有哪一種生物是天生給人類食用的。」

天生萬物以養人,或人獸相爭互食,都是人類如何看待其他生物的價值觀,屬經濟層次;但是「萬物為人而生」與「萬物與人平等」就是倫理層次。今天的保育觀念,不讓物種滅絕以維持地球的基因庫,屬於前者;人類必須減少消費其他動物,則屬於後者了。

看到另一則新聞「阿聯酋奇想 拖來冰山供百萬人5年用水」,這不算是新想法,1970年代沙烏地阿拉伯就起過念頭,當時的技術不如今日,但今日的科技能不能符合預期,還不知道。然而,「拖冰山來給中東人用」是經濟層次思考,「全球暖化情況下,南極冰山該不該拖到中東」就是倫理層次了。

*作者為專欄作家。更多好文請看〈公孫策說不測風雲〉臉書紛絲專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哲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