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不該、也不能「順時中」了。上周,針對「紓困之亂」,衛福部長陳時中說:寧願錯發一些人,也不要漏掉任何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近半就業人口有接受紓困,是否浮濫?
人如其言,這番話,確實與外界對陳時中的認知相近:溫厚、篤實,以「不要漏掉任何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為重,也是關切在疫情中經濟受傷的民眾。不過,在政府的紓困發放與擴大範圍,已經有泛濫之嫌時,「寧願錯發一些人」顯然未必是好的「指引」。
如果政府提供的資料沒錯的話,政府的各種紓困、補貼受惠人數,包括自營工作者補貼133.5萬人、艱困企業員工薪資補助80萬人、弱勢加發生活補助87萬人、擴大就業15萬人、減班休息及個人進修津貼15萬人、急難救助金有工作無加保者34萬人、農漁民140萬人、勞工紓困貸款(政府補貼利息)50萬……,東加西加、人數早已破500萬人。
紓困對象基本上是指原本有工作與收入,受到疫情影響而收入減少,因此才需要紓困。所以用全台1150萬的就業人數來看,已接近一半的就業人口受惠於紓困補貼。
正面看,當然是好事,政府政策,恩澤能惠及大眾,甘霖普降、雨露均霑,值得拍拍手。不過,換個角度看,這些「恩澤」都是花大錢、直接拿錢去補貼,用的錢當然是國庫出資、從納稅人口袋掏出來,因此審慎支用、該用在刀口上,也就是說補貼該給的是那些真正需要紓困的人,而不能隨興花費。不過,政府是否夠審查花費這些紓困金,是大有疑問。
經濟正成長,需要對企業與民眾強力紓困?
如果以總體數據看,台灣因為防疫成功,未實施任何封城、居家隔離令等措施,因此表現就遠比中國、歐美國家的深度衰退好非常多,今年首季仍有1.5%的正成長,全年預測的成長率也有1%以上。這種經濟情勢,是否已到要對企業與民眾強力紓困的程度,是該再想想。
看平均值當然會有偏差,因為這次疫情對經濟的傷害,特定產業屬於重災區─以觀光產業為核心的關聯產業,旅行社、航空、遊覽車、旅館是核心重災區,往外擴散是夜市、餐飲、小黃。即使同樣旅館、餐飲、小黃也有輕重之分,作陸客、國際觀光客的餐飲旅館算是進加護病房、至今仍難脫困;但面對內需市場者則隨著疫情變化而不同,例如連假時觀光景點的住房率就有回升到5-8成之間;小黃則是跑機場者受傷又遠比一般小黃重。
那些受重創者確實需要政府紓困、拉一把,但怎麼樣計算、不論用多「開放」的態度、更低的標準計算,都很難算出全台近半就業者受影響、需紓困的情況,甚至工業生產指數還成長1成。政府不斷增加、擴大的紓困項目與範圍,明顯已有浮濫、亂發之嫌了,這時再抱持「寧願錯發一些人」的想法,未必就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