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線戰場,是德蘇兩國竭盡全力拼搏的擂台。持平而論,納粹德國之所以輸掉這場戰爭,全是由於紅軍以血肉之軀將德軍裝甲雄師耗損殆盡,讓美英聯軍坐收漁翁之利。至今莫斯科仍念茲在茲地每年舉辦「偉大的護國戰爭」勝利紀念閱兵,就是要強調在這場戰爭中俄羅斯人民所付出的巨大犧牲。
歷史的弔詭在於,冷戰扭曲了戰後和平的主調,同時也改變了對戰爭經驗的詮釋。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兩大陣營的對壘,神奇地讓戰爭罪責的追究,簡化成紐倫堡(Nuremberg)與東京兩場大審的形式主義表演,而德國與日本反而因此獲得救贖,成為西方陣營謙卑恭順的成員。日本方面就暫時表過不提,關於二戰中歐洲戰場東線戰事的歷史詮釋,數十年來一直由德國文獻與回憶錄主導的現象,就十分值得深思。二戰尚未結束,美國陸軍便成立戰史研究小組,努力蒐集德軍檔案,並對被俘的德軍高階將領提出交換條件:只要願意與美軍合作,協助進行德軍作戰戰術研究,就可以恢復自由之身。
美軍對自身軍事理論的淺薄有自知之明,面向歐洲軍事強權的系統性學習,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經開始,這次不過是重作馮婦。今日美軍成為軍事創新的根源,也是這百餘年來努力學習的成果。但戰爭是兩個敵對意志的對抗,是一場持續的互動過程,姑且不論事實掌握的程度,因為任何事實的認識都有主觀詮釋的偏見;即便是實用主義式地想從過去戰爭中汲取可資借鑑的教訓,僅從交戰一方片面的說法來進行研究,其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冷戰正熾,時代氛圍實在不利於「向蘇聯紅軍學習」。三人行都可以找到老師了,今日敵人的昨日敵人,怎麼說也是寶貴的經驗來源。就這樣一直研究著半套二戰史,放任德國將領編織著「清白的國防軍」神話,一直到冷戰結束。蘇聯瓦解之後,過去被列為機密文件的紅軍參謀本部戰役研究,陸續被翻譯出版,大大地擴充了戰史學者的視野。被德軍遺忘的戰役,原來是紅軍珍視的戰爭實踐。兩個山頭外的「山的另一邊」,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更多啟示。
1944年,德蘇戰爭第三階段開始
紅軍一般將德蘇戰爭劃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41年6月22日德軍入侵到1942年11月;第二階段從1942年11月到1943年底;第三階段從1944年1月到1945年5月。第一階段紅軍的戰略守勢,在史達林格勒(Stalingrad)包圍戰中逆轉了戰局;第二階段以德軍在庫斯克(Kursk)突出部攻勢受挫,以及隨後的紅軍大反攻直抵聶伯河(Dnieper)告終,紅軍掌握了東線戰場的主動權;第三階段則是全面戰略反攻,直到攻克柏林,戰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