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環保刻不容緩,新冠疫情下環境終得喘口氣

2020-05-24 05:40

? 人氣

城市中的植栽有助於淨化經濟活動或交通工具所產生的廢氣。(資料照,戴境吟)

城市中的植栽有助於淨化經濟活動或交通工具所產生的廢氣。(資料照,戴境吟)

陽光、沙灘、草原、瀑布,我們習以為常的自然生態。到了100年之後,會不會只成為了我們記憶中可以描述給子孫們的景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世界銀行經濟學家達斯古普塔曾說:「世界海平面即使只是小幅上升,都可能在84個發展中國家製造出5600萬環境難民。」海平面上升是指海平面由於冰原和冰川的融化而上升的一個現象,也是自氣候變遷、全球變暖後,人們經常會提及的後果。根據科學家的計算顯示,到了2100年,全世界約有37%的沙灘,將沒入海平面之下。

永續新聞網曾表示:「台灣海平面上升比全球平均快2倍!專家預測台北遭淹沒恐剩12年。」由於台灣是海島,因此海平面更容易面臨上升的問題是因為四面環海,海水來源非常之多。或許看見這則新聞的人不是少數,但還是很多人選擇忽視這樣的問題,認為以一己之力並不能發揮什麼巨大的效果和幫助。於是,大家都抱著僥倖的心理去逃避,並且常認為災害這件事情離自己還有很大的距離。

20200520-樹叢中的猩猩(資料照)
隨著經濟的開發,生活於樹叢中的猩猩的棲息地也被迫縮小。(資料照,戴境吟提供)

遠在南美洲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熱帶森林,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它也是淨化空氣的主力軍,為世界碳氧平衡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但是現如今,熊熊烈火、不知名的非法作物、尖銳刺耳的機器聲在整片雨林中來回穿梭。一棵棵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參天大樹轟然倒塌,看著一隻隻驚慌失措的鳥兒奮然飛起,一隻隻無奈的動物逃竄到雨林深處,但是又還有多少次逃離的機會和還有多少的時間又要面對下一次的驚慌?

人類一直對於維持世界的碳氧平衡有很大的信心,是因為世界上的熱帶雨林每年為我們吸收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竭盡全力地為地球淨化空氣。但是,熱帶雨林目前的狀況對於持續為地球吸收二氧化碳非常地不樂觀。更曾有報導表示,過去30年以來熱帶雨林的吸碳量大跌,預計最快在2035年,亞馬遜熱帶雨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會超過吸收量,變成碳排放來源。到時候,人類已經做好面對這一切的準備了嗎?

新冠狀病毒的傳播遍及世界各地,廣大民眾都深受其害並且因為病毒的問題而面臨了很多的連帶問題和困難。當所有國家領袖與世界各國角落的專家、人民在積極討論、研究、思考解決解決方案和疫苗的同時,何曾想過像「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環境保護」這類的課題也需要我們高度去重視與解決?人們若是以對待病毒的態度和自覺性去看待環境議題,相信如今的環境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出警報和求救聲。

病毒的出現意外地讓地球有了重整的機會與時間,疫情使得各個行業都呈現出停工的狀態並且人們外出的頻率也大幅度降低。因此,全世界的污染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都有顯著的下降,其中包括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氣體。美國太空總署旗下的空氣品質研究員更是提出,這次大範圍污染物迅速下降是「前所未見」,我們不乏可以看見不同國家的污染程度大幅度下降,在空氣、水質、動物棲息地都有很明顯地改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