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全民健保、國民年金等重大新制,是經建會一手擘劃推動;亞太營運中心計劃,出自經建會之手;六年國建計劃再到新十大、愛台建設等,經建會都是主要負責單位;這是經建會的智庫功能。台海危機讓台股重挫時,是經建會提出國安基金護盤政策,同時規劃整體國安基金運作制度;1998年本土金融風暴發生,是經建會確定應對的紓困與因應對策;2008年金融海嘯出現,支撐經濟的消費券政策也是經建會規劃、執行,這是經濟救難隊功能。但今日,都再難從國發會身上看到。
而國發會顯然走進了一個「惡性循環」中;行政院不授權、不把重要財經事務交給國發會,以中國官場的文化而言,國發會大概不可能積極主動的爭取抓權;官場大家招子都非常亮,既然長官(院長)不重視國發會,部會首長都不再參與委員會議,讓國發會委員會議的層級越降越低,降到科長們齊聚一堂、議論國事的地步;國發會既已降到此層級,內部就更難有作為,只能「涼涼抓蚊子」。
過去的經建會都扮演重大計劃的效益、財務把關責任,林全讓前瞻計劃少了這個把關者,其實是對推動前瞻不利,外界質疑更甚;而林全說把選擇計劃權利拿回來,「行政院更能選出我們策略上需要的」,其潛台詞就是「政治考量」多於經濟與專業考量。
在林全對國發會說出如何重的評語後,不知國發會該如何自處?如果國發會如此不具功能,當初又何須「組織改造」,直接裁廢不更簡單?而林全特地找來當主委的好友陳添枝又該如何看待自己的績效與去留?林全這番話曝光後,外界已開始猜測陳添枝是否要在下波改組時去職。個別政務官的去留也罷,但林全真的該好好想想他要如何讓國發會發揮應有的功能這事,更該想想國發會的虛化,他是不是也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