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低估改革難度: 沒錯,在某種發展階段下,的確會出現Samuel P. Huntington所說的「改革比革命難」的狀況。但以蔡英文上台第一年所擁有的主客觀條件來看,改革相對並沒那麼困難。但為何卻在十大施政作為中,仍出現七項「改革赤字」?改革是否不得其法?是應該虛心檢討改進的。我的觀察是,蔡英文總統在去年520就職演說中,只談要「改革什麼」(What to do ),但並沒有說要「如何改」(How to do)。這樣的演講風格,訴諸具「價值共識議題」(Valance issues),容易獲得掌聲,也容易沈迷在掌聲中,以致於忽略了,其實「如何改」才更重要。從事後觀察,蔡政府的決策風格都呈現「邊做邊學」(learning by doing),且戰且走,甚至所謂「髮夾灣」現象。舉凡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司法改革、拼經濟、同性婚姻合法化等等,都有類似現象。
第五,施政不夠全面:在過去一年,蔡英文總統將所有的注意力和資源完全集中在一般公共政策上,並策略性的忽略國家認同、尊嚴和民主深化等基本政治遊戲規則的變革,時間久了,問題自然會逐一引爆。例如:林義雄前主席強烈關切的「鳥籠公投法」補正問題、特赦陳前總統的相關問題、「台灣加入聯合國」、「台灣參與WHA問題」、兩岸關係條例修正、憲政改革等等。總統聲望是總統作為或不作為的函數;選擇性回應民意,刻意避開高敏感度政治議題,必然會留下後遺症。
第六,也是最後,核心價值模糊且相互矛盾:蔡英文政府上台一面宣稱要大力改革,另一方面又高喊「團結這個國家」;一方面進行「國民年金改革」,一方面高喊要將痛苦降到最低。為推動落實「週休二日,每週工作40小時」,卻搞出一個舉世無雙的「一例一休」,讓勞資雙方都不滿意,矛頭都對準政府。此外,蔡政府曾力挺「婚姻平權」的理念,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民法化)」,但最後又停頓下來,主張應多聽各方聲音、多做溝通,立場前後不一。蔡英文政府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人權?自由?平等?博愛?分配正義?家庭?環保?經濟發展?強化台灣認同?捍衛台灣尊嚴?保護中華民國?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自由市場?到底是哪些?如果某一核心價值如「社會正義」或「反性別歧視」的追求和「團結國家」的價值抵觸時,是要遷就團結,還是要遷就「社會正義」?蔡英文總統及其執政團隊說的清楚嗎?
蔡英文總統任期的第一年過去了。結果,多數台灣人民是錯愕的、不滿的、失望的。未來還有三年任期,情況會變好嗎?以此時此刻的社會氛圍來看,多數人是不看好的。怎麼辦呢?我只能說,蔡英文若能針對以上六點好好再想想、再釐清,對症下藥,必可撥雲見日,否極泰來,重返榮耀,打造真正的台灣第一女總統蔡英文的傳奇。
*作者為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