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月琴的機理與新曲編撰的進路
林生祥回答如何處理音樂人的「全球在地化」問題,使傳統曲調吻合於歐洲發展出來的十二平均律體系,以適於新歌謠的創作與現代樂團的合奏需求,他的答案是從樂器的改造開始。以往的月琴有音不準、不適於合奏的問題,經過長久的摸索與和造琴師的合作研究,有了這把製成於2012年5月的新式六絃月琴。隨後,生祥示範以此琴彈奏傳統曲調,及在傳統曲調的基底上逐漸加入現代和聲、節奏、旋律,以至完成一首新歌的過程。(2013年1月14日於美濃)
微分音與各種曲調的運用
生祥示範奏出微分音的滑動指法,以及各種中外節奏旋律在他作品裡的運用情況。
〈假黎婆〉中傳統音階的變化與外來節奏的引用
《大地書房》中〈假黎婆〉一曲變化了傳統音階,引用了外來節奏,生祥演示舊調與新曲的差異,說明他這些年在音樂上主要處理的問題與思路。
林生祥訪談-
問:請問您小時候聽些什麼音樂──生活中聽到的是哪些,電視、廣播與唱片中聽到的又是哪些,其中有什麼是對後來創作較有影響的?
我們家很早就有電唱機了,因為我阿公很早就在這邊開了雜貨店。我阿公打過二次大戰,回來以後沒什麼事做,後來因緣際會就開了店,我們家是這個庄頭的第一家雜貨店,所以那時生意很好,店裡也放了電唱機、收音機。
小時侯那個年代就是聽黑膠,當時聽的都是八點檔連續劇像〈梨花淚〉什麼的,此外我買過一些兒童歌曲的唱片,我還記得我聽到一首〈泥娃娃〉特別不喜歡,我不理解為什麼世界上有這麼悲傷的一首歌:「泥娃娃、泥娃娃……」唱起來感覺就很悲傷很可怕。然後我叔叔在唸成大,也買一些美國排行榜那些歌,那些歌我們聽不下去,那時候年紀還沒有到。前陣子我們家改建,還有很多黑膠唱片擺在樓上,我還沒有整理好。
小時聽到的,我記得一首〈安童哥買菜〉,那是劉福助作品,他那時還很年輕:「安童哥……」就是台灣傳統那種唸歌,我還聽滿多次的。電視上就是看《科學小飛俠》、《北海小英雄》那些卡通,現在我也會買這些給我小孩看。不過後來我發現《北海小英雄》原版的主題曲和我們小時聽到的國語版差很多,我覺得原先那音樂做得非常厲害,像《科學小飛俠》那音樂非常好,那編曲很厲害:(哼《科學小飛俠》主題曲旋律)我女兒也很喜歡。
我到國小四年級時才買了第一卷卡帶,我忘了是林慧萍還是金瑞瑤,那時的排行榜冠軍。在黑膠到卡帶的年代之間,還有一個叫匣式錄音帶的東西,它是四軌,比卡式的大概大兩倍,你可以切一、二、三、四……有一次我因為不知道要怎麼用,還把叔叔的機器弄壞。另外,我姑姑在家裡做家庭手工,喜歡聽中廣流行網和費玉清。後來有影響到我的音樂,一個是羅大佑,那時他就出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