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之間多的是殘酷的歴史事實,最近的例子是,巴拿馬才與中華民國斷交,即將卸任的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執意出席厦門海峽論壇,大談解決1992年後的政治問題,與中國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相互唱和,為一個中國原則背書。洪秀柱幾次進京,不過是台灣自由民主化後無意的後果。她在意的無非是中國的强大,而非台灣的自由民主。其中的吊詭是,洪秀柱得以自由人的身份,在對台虎視耽耽又不自由的中國,强烈主張斷送台灣未來的自由民主。以道義和正義責之,顯得軟弱無力。
現實主義堅信,如果没有外力限制(如法律;道德約束只是烏托邦),個人很難抑制自己對權力(如洪秀柱)和財富的企求與追逐。國家也一様,由於實質和潛在的利益衝突,如具體的資源和領土或抽象問題(政治信仰和民族認同),國際間的自然狀態是國與國間經常維持一種競争、鬥争或戰争,國家因此必須以各種辦法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不幸的是,在國家之上,國際間其實没有任何外力可以有效制止和制裁一個國家窮兵黷武,或耀武揚威,如中國在東海與南海興風做浪,或北韓動不動就發射幾個洲際飛彈。從現實主義分析,中國和北韓並非真的想挑起國際争端,甚至戰争,擺明的不過是進可攻退可守的軍力,一種你奈我何的赤裸力量,從而取得某種國際關係的嚇阻平衡。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對梵蒂岡的道德指責,只以一句問話回應:教宗有多少師軍隊?
北京從來不放棄以武力統一台灣的宣稱,目的不外是在台灣内部製造恐懼,並提供其代理人或團體一個合理化的出發點(獨立將使台灣萬劫不復),繼續為中國統一大業,摇旗呐喊,不戰而屈台灣之兵。
既然是小國,台北當然没有能耐,更没必要,在台灣海峽發動一場「反攻大陸」的戰争。面對北京武力相向(1500枚飛彈對凖台灣),小英對習大大的回應不妨更具體和明確點:只要中國以飛彈摧毁台灣任何城市,台灣將如法炮製,集中所有飛彈,轟炸廣州或其它沿海大城。
一旦不利後果可以預料或難以避免,現實主義者在採取莽撞的暴力行動前,通常都會三思而行,習大大應也不例外。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客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