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思沙龍中國系列以「『大國崛起』的細節凝視」,今(24)日邀請香港大學地理系主任王緝憲,討論中國電商崛起的社會衝擊,王緝憲表示,王緝憲認為,中國電商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在已經進入阿里巴巴總裁馬雲所稱的「新零售」時代,也就是大數據結合人工智慧的全渠道模式時代,中小型企業在大者恆大的網路平台生存,將愈來愈不容易。
龍應台基金會自2007年起,每年夏天邀請兩岸三地學者,討論中國劇烈變遷面貌,今年首場邀請北京出生的王緝憲,從經濟地理學角度,討論中國電商大平台背後支撐的物流體系,分析電商文化的崛起對中國乃至於全球文化所造成衝擊。
中國6.7億人曾網購 6成曾手機網購
王緝憲表示,中國的電商發展不過十幾年,十幾年後的今天中國已有6.7億人在網路上買過東西,其中6成曾透過手機網購,民眾平均每天手機瀏覽時間長達3小時,去年網購交易量高達20兆台幣。中國電商崛起過程,和台灣等已開發國家最大的差異,在於中國多數民眾沒有信用卡,網上購物也不能用信用卡,網購怎麼付錢變成了一大問題,除了線上支付之外,中國幅員廣大,如何建構物流體系支援電商發展,也是另一項挑戰。
王緝憲說,中國除了郵政系統,直到1985年才出現快遞業,阿里巴巴長期合作的夥伴,除了走美國聯邦快遞模式的順豐快遞之外,還有所謂的「四通一達」-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中通速遞、匯通快遞以及韻達快運,他們是跟著阿里巴巴從浙江的鄉下發展出來的,不同於順豐快遞自行發展全國配送體系,「四通一達」走的是層層轉包的模式。
根據他的研究,中國電商在沒有與快遞公司合作以前,是先跟每個城市的「落地配」合作,為了確保貨物送達買家,「落地配」必須先押一筆押金在網商銀行帳戶,等到貨送到買家手上,「落地配」發送訊息告知平台,平台就會把錢撥下來,這是第一階段的「貨到付款」的網商物流模式。
電商建立物流系統 仍需與第三方物流合作
到了淘寶發展出「支付寶」線上支付工具後,電商平台轉而與第三方物流業者合作。最後階段,電商平台為了確保商品配送過程品質管控,自己在中國境內建立物流倉儲系統,不過,中國幅員廣闊,淘寶若在偏遠地區自建物流成本很貴,目前還是得靠第三方物流。
事實上,中國網路電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從最早的包郵,第二階段的「網評」,目前已進入電商3.0時代,也就是結合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的全渠道模式(馬雲稱為「新零售」時代)。
電商1.0時代,中國賣家為了爭取買方的下單,祭出了郵費由賣家支付的「包郵」模式,根據統計,目前全中國有4成的網商表示可以包郵,但「包郵」服務,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因為目前全中國主要電商集中在東南沿海,他們只選擇在銷售範圍附近不太貴的部分,提供包郵服務,淘寶合作的快遞公司裡面,順豐快遞並不參加「包郵」服務,雖然收費比較高,但順豐的物流業務全部直營,比其他快遞更靠得住。相對之下,其他快遞因為層層轉包,常常寄到承包的人失蹤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