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再從教育的本質,審視「學校教育」與「網路教學」的差異,我們會發現「教育」與人性、社會、成長有關的某些特質,是不能被忽視的:
一、教育的目標不只是「知識」的教與受,它應是各育並進的整體。不論是稱為德智體群也好、四維八德也罷,這些教育的目標,是必須在群體中才能實現的。「網路」,只能做到資訊的傳輸,頂多只能滿足「知識」的學習;缺乏群體的場域,社會性的教育內涵將付諸闕如。
二、身教是教育的重要一環。自古以來多少春風化雨的故事,或是我們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有過的重要影響,都是在師生面對面之間發生的。歐美的許多校園也曾嘗試住宿與教學空間融為一體設計。這都是反映了人類的學習,不只只是靠著眼睛與文字,還要加上人與人之間流布的「氣息」。
三、同儕的共同受教,是一種壓力,但也是最好的學習契機;每個人的特質,都是值得相互觀察與反躬自省的。網路世界宅男式的「自主學習」,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世界。
四、校園,是發生心性薰陶與集體記憶的地方。早年的畢業歌有這麼一段: 「青青校樹,萋萋庭草,欣霑化雨如膏;筆硯相親,晨昏歡笑,奈何離別今朝。」這歌詞很美,更是許多人終身美好的回憶,這樣的記憶不會在網路世界出現;而這樣的記憶是人格成長的重要成分。
有了這樣的了解,如果我們對「教育本質」的認知沒有改變,如果我們對人際關係仍抱持著同樣的價值觀,「學校」這種傳統的學習場域,似乎無法被否定;「學校」的存在,仍有它不可取代的必要性。
當然,在未來的「網路」年代,學校不可能一成不變;不論是教室的型態、課桌椅的功能、黑板能呈現的世界、校園的機能,這些問題都值得再思考。課綱等意識形態的爭辯固然重要,但「學校」與「教室」應如何演變,是教育界與空間設計專業應該挪出精力及早思考的。
*作者為通識再現主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