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蔡英文8月28日宣佈,自2021年起擴大美國豬肉牛肉進口,引起台灣各界議論紛紛。美國方面則立即正面響應,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以及國務卿龐畢歐(Mike Pompeo)都在推特發文表示歡迎。
豬肉牛肉進口是最近台、美三任總統討論了近20年的重大議題。蔡英文在記者會向民眾解釋稱,此項決定是符合台灣「經濟利益以及未來總體戰略發展目標」。她表示,「面對美中貿易大戰,全球產業供應鏈重整的大背景下,台灣需要跟戰略伙伴,也就是美國強化關係,成為關鍵力量。」
台灣智庫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告訴BBC中文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上任至今,尚未復談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 一直是目前台美之間最重要的官方經貿議題諮商平台,而美豬、美牛等議題一直是TIFA下多年討論的問題。「台灣決定開放美豬與美牛應有助台美迅速恢復TIFA諮商,」她解釋。
不過,徐遵慈也觀察到,重啟TIFA後是否能繼續發展至洽談《台美雙邊貿易協議》(BTA),或甚至進入《台美自由貿易協議》(FTA),還有一大段距離,「因為不論BTA或FTA都涉及開放市場與關稅談判,都是更複雜且敏感的工作。」
另外,也有台灣民眾對此政策有所憂慮,認為含有瘦肉精的豬肉,若流入低成本的餐飲行業,會影響收入不高的民眾或學生健康。台灣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稱,健康是基本價值不能交換。但他又說,這次開放進口,以前就在台美貿易預定書上。
禁止到開放
嚴格說來,此次蔡政府決定並非「開放」,而是「放寬」美豬美牛進口。
根據台灣行政院農委會2019年統計,美國佔台灣牛肉市場約四成,此次讓30個月以上牛齡的牛肉進口到台灣。爭議大的應該是在豬肉,雖然美國豬肉在台豬市場的比例不到5%,但台灣尚未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此次開放讓含一定劑量內的瘦肉精的豬肉進口,也引起爭議。
台灣媒體引用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秘書長張生金表示,目前開放進口的不含瘦肉精美國豬肉每公斤才新台幣35到40元,是台灣本地豬肉生產成本的一半,如果輸入含瘦肉精的豬肉,價格更低,擔心衝擊會更大。
張生金稱,政府若鬆綁瘦肉精美國豬肉,本土的養豬產業根本無法與美國競爭,國內自產豬肉市場可能會崩盤。預計未來本地產豬肉市佔率會跌2成。
在野的國民黨便抨擊民進黨政府,批評其過去反對含瘦肉精美豬或美牛進口,如今改口。他們要求台灣各縣市能夠自定義標準,處理美國進口肉品在的銷售情況。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表示,不排除上街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