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龐畢歐九月三十日訪問梵蒂岡,除了由美國大使館安排發表演說,也會晤教廷國務卿帕洛林樞機主教與外長蓋拉格總主教。但是龐畢歐未獲教宗方濟各接見,創下美國國務卿訪問教廷卻未獲教宗接見的首例。
教廷對外宣稱,沒有安排教宗與龐畢歐會面,是因為美國總統大選接近,不願影響選情。龐畢歐自己則宣稱,因為安排訪問梵蒂岡行程的作業時間過於緊迫,無法與教宗會面。
事實上,教廷是刻意不安排龐畢歐晉見教宗。原因有二。第一,九月十九日龐畢歐曾在推特發文,抨擊中共迫害宗教及信仰自由,並對梵蒂岡與中共續簽主教任命協議表示不滿。他認為這項協議「附和魔鬼」,梵蒂岡如果續約,將危及其道德權威。
殊不知,教廷認為二○一八年九月二十二日與中共簽署的主教任命臨時協議,是教廷近年來與中國大陸改善關係的最大成就。促成這項協議的教廷國務卿帕洛林樞機主教更宣稱,這是一項成熟的決定。龐畢歐的批評,不啻直接打臉梵蒂岡,當然不會獲得教廷高層的諒解。
其次,龐畢歐在羅馬演講時,呼籲教會履行承擔使命的承諾,捍衛基本人權,反對中共獨裁政權。龐畢歐表示,中共打壓中國所有宗教團體,希望教廷與美國合作,發揮其道德權威,改善中國信仰者的人權狀況。
教廷當然知道中共迫害宗教自由,但是對大陸所採取的政策路線,與美國尤其是龐畢歐的鷹派作風截然不同。美國採用正面批評,由外部施壓的強硬路線,逼迫中共讓步甚至屈服。但是教廷卻採用溝通協商的柔軟路線,希望從內部軟化中共當局的頑強態度。
既然教廷與美國的理念與基本路線不同,教宗自然沒有必要在此節點上接見龐畢歐。
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世界第一強國。蘇聯解體後,更形成美國獨霸的局面。數十年來,美國已經養成干預全球事務的習慣,並且一向採取強硬施壓的態度。由於世界各國無人能敵,所以美國從未感到有改變策略的必要。也因此對中國大陸同樣採取強硬施壓的路線。
然而,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迅速和平崛起,各項建設突飛猛進,在二○一○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再加上中國大陸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內需市場廣大,完全可以自成一個獨立的經濟體。中共中央因此充滿自信,更無懼於美國的挑戰。因此,美國對中國大陸的強硬路線恐難奏效。
相反的,在教廷與中共簽署的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中,北京首度承認教宗是中國天主教會領袖。顯示中共的立場並不是一成不變,還是可以在某些方面做出一定程度的讓步與妥協。此事證明教廷採取的柔軟策略,果然能夠獲致成效。
兩相對照,教廷自然對改善與中共的關係充滿信心,也絕對不會附和美國。鷹派作風的龐畢歐前來羅馬遊說教廷,必然無功而返。
*作者為退休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