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選到就任,吳敦義的國民黨主席之路,走得格外緩慢,三個月的時間,從好處看,是可以有充分的餘裕處理國民黨內從總統大選換柱到主席改選的裂痕;從壞處看,是讓一盤散沙的國民黨繼續再散三個月,而社會對「最大在野黨」的期待也從不太熱到完全冷;就國民黨全代會所引起的關注度,顯然結果偏向後者。
這可能不是吳敦義的問題,畢竟國民黨在野一年三個月以來,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即使聲望持續下跌,民意卻絲毫沒有回流到國民黨的跡象,甚且,因為國會席次少到幾乎失去制衡的能量,民意對國民黨愈感不耐煩;但正也是吳敦義的問題,新任黨主席選出,照正常不能扭轉乾坤,也得有如一劑強心針,吳敦義顯然沒達到這個效果,就任第一時間就宣示「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維持兩軌對話」,他打的不是強心針,而是過去糾纏國民黨一年多「一中同表」或「和平協議」的退燒藥。
然而,拿「一中同表」飲鳩止渴的國民黨,一時半刻或許還沒這麼容易退燒,這從全代會場內有前主席洪秀柱「對未來的兩岸政策憂心」,場外有團體高呼「台灣國民黨滾蛋」的退黨黨員,乃至北京三天兩頭有智庫學者對吳敦義的統獨趨向指三道四,都看得出吳敦義要處理的遠比他想像得更難。
統獨光譜在國民黨不是新鮮事,差別在於李登輝時代國民黨還是才從一黨獨大轉型到民主政黨,國民黨各色人等都有,而李登輝的個人民望和實權,都讓他有充分信心處理紛歧,處理不了,統獨兩端各自成立新政黨或政團,國民黨還是最大黨;馬英九時代不論是初期個人魅力,或民意對扁政府貪腐的巨大反感,他還能拉住偏統的一方,甚至聚攏一批「黨味」並不這麼強,甚至非國民黨人的學者專家,馬政府時代的政務官團隊即使在任時處境維艱,卸任後卻能量未減,即使不搞政治,還有各自的基金會從事各種非政治性的活動。
相對於前人,吳敦義大概是國民黨內自李登輝、宋楚瑜之後,最擅長「政治」者,偏偏他「趕上」的時代,民意、特別是年輕世代對「政治味」格外冷感,馬政府時代入閣的學者專家,即使自認是國民黨員,但在吳敦義主持的國民黨內大概找不到位置,簡單講,知識份子與年輕世代兩頭空,吳敦義能抓的還是老國民黨的一套,這從他的兩位副主席曾永權和郝龍斌即何見一斑,一個抓地方,一個抓廣義的黃復興,這樣的權力安排看似合理,但在現實上未必管用,原因很簡單,這不是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或此時此刻社會氛圍的需要。
吳敦義必須不斷處理國民黨內偏統的極端力量,就像深綠或獨派自蔡英文就任就不斷找麻煩一般,蔡英文還有國家元首的資源和權力,吳敦義卻是光桿黨主席,要把國民黨拉回中間的困難度,只會高過蔡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