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引發的的焦慮,在國外也同樣引起重視。美國心理學家圖溫吉(Jean Twenge)曾於2017年提出「i世代」一詞,指出1995年後出生的大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心理疾病的比率,在2012-2016年間增加,男性從2.7%增至6.1%,女性則從5.8%增至14.5%;圖溫吉則認為, 年輕人的生活在2012-2013年左右出現嚴重問題,這正是智慧手機開始普及的時候,讓社群網路對青少年的影響更加巨大。
打開年輕人最常使用的幾個app,像是以照片、短影片為主的Instagram,大餐、聚會跑趴、爬山衝浪,每張照片彷彿都展示一個多采多姿的世界。但張家銘也指出,這些光鮮亮麗背後,可能潛藏壓抑,人們在網路上貼東西,常常期待被按讚或得到認同,「可是不一定每個人都會接受,甚至可能遭到網友批評、網路霸凌,網路確實對這個世代的影響不太一樣。」
董氏基金會調查:憂鬱程度與上網時數程正比
董氏基金會在2019年,曾針對大台北地區國高中職學生調查,顯示憂鬱程度與上網時數呈現正比,平日上網超過6小時的學生中,自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要專業協助者,占48%;而若調查平均多久想上網,則顯示每10分鐘便想上網者,憂鬱程度明顯高於其他組別。
「大家在網路上,都會貼很光鮮亮麗的照片,如果青少年的自信心沒建立 ,很容易就會覺得大家都過得很好、但我很遜。」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在社群互動的過程中,有時候會遭遇批評或者霸凌,過去的校園霸凌是實體面,「但網路會一直跟著你,只要打開手機就會出現。」
「你也會好奇人家怎麼看自己,因此常常就這樣被鎖定。」葉雅馨談到,青少年對此可能無法因應,當生活規律錯亂時,又遭遇如影隨形的網路攻擊,可能就會過不去。
不過,張家銘也指出,網路的使用依然有正面案例,有時人們在網路上也會得到迴響,「像有些在現實比較孤單、無助的人,也可能在網路、社群上得到很多支持,並獲得協助,當然正反例子都有 。」
張家銘呼籲,現在已經無法避免使用網路,但要分配使用時間,人與人的接觸仍是必要,要在線上、線下生活之間找到平衡,而面對留言或謾罵,要不留意確實很困難,「如果覺得不舒服、難過,就關掉、不去接觸,把注意力移到其他事情,去戶外走走、打打球,做你覺得快樂的事。」
「活下去容易,實現目標很難」 努力不一定有回報的Z世代
「我想要說的 前人們都說過了/我想要做的 有錢人都做過了/我想要的公平都是不公們虛構的」
——草東沒有派對〈爛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