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稅改有助改善貧富差距?平均數告訴你實情

2017-09-06 06:20

? 人氣

用最淺白的比喻來說是:財政部說給一般民眾的全部減稅利益有1萬元,高所得者股利所得減稅利益100元,而且他還對張三李四加稅,所以有助縮小貧富差距。但他卻未講,那1萬元要100萬人分,100元則只有5個人分;至於張三李四加稅則與貧富差距無關。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如此稅改,有可能改善貧富差距嗎?更何況,如果回頭去看貧富差距指標構成方式,其實已可確定貧富差距將拉大。

數百萬戶低所得者未無減稅利益

財政部說的減稅利益分配,基本上是指有繳稅的家庭才有得分配,原來就未繳稅的家庭呢?台灣每年報稅戶數有600萬戶左右,但有超過200萬戶是不必繳稅,因為所得太低所以稅率為零。扣除額提高是讓部份原本稅率5%、必須繳稅者受惠甭繳稅了,但對那200萬戶原本就不必繳稅的家庭而言,並未享受減稅利益,因為台灣並無「負所得稅制」。更別提在600萬報稅戶之外,還有200萬戶不必申報的哩。

因此,不論把家庭所得分5等分級距、10等分級距,或是有學者以財政部的報稅資料分20等分來檢視貧富差距,所謂差距倍數一定是以最高級距的平均所得除以最低級距的平均所得到的數字。在其它條件不變下,既然最低級距者未享受減稅利益,最高級距者則賺得不少減稅利益,所得差距倍數當然拉大。

其實,這次稅改財政部是「難為了」。因為小英總統起心動念要稅改,目的是解決內外資稅率差距;解決方式有2種,一種是大幅調升外資扣繳率(即稅率),一種是降低內資稅率。前者一來冒著得罪外資、股市下挫的風險,二來也不是發動此議題的市場派所要;他們要的就是降稅,最後當然就是降股利所得稅。

而不論以什麼方式降股利所得稅,受惠最大者必然是高所得者─這幾乎就註定對縮小貧富差距不利。財政部為了化解外界「幫富人大降稅」的指責,只能窮盡洪荒之力,讓標準與薪資扣除額來一次史前無例的調高幅度;一般民眾對降稅有感,就不會太計較其它人減稅多寡了。

這個策略在政治上是有其必要,稅改想得到社會支持─或至少不反對而順利通過,更是非如此不可;相較於只減股利所得造成的貧富差距惡化,大幅調高扣除額是有紓緩效果。但要把整個稅改案說成「可改善貧富差距」,就過頭了;因為怎麼看、怎麼算都不可能得到如此美妙的結果。財政部是有專業的部會,把數字攤開好好說明即可,不必跟著政客扯那些外行、欺騙民眾的謊言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