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周五公布了稅改方案,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說,稅改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創造稅制公平,改善社會貧富差距以及促進投資。
發言人愛說笑嗎?這個方案怎麼看都看不到「創造稅制公平,改善社會貧富差距以及促進投資」的效益。
這次稅改改變股利所得的課徵方式,原本要併入綜所稅計算,最高稅率45%,現在可望採分離課稅、稅率26%。全台超過600萬報稅戶中,所得越高的家戶,其股利所得所占的比重越高,當然,絕對數值一定也是最高。稅改後高所得者因股利所得採分離課稅,稅率遠比原先最高稅率低,當然獲利最多;雖然有取消兩稅合一的股利抵扣份額因素,但其需要繳交的股利所得稅還是減少了3成多。
我們不必舉國內前10大股利所得戶,一年就擁有傲人的5億以上的股利所得,更不要舉首富郭台銘一年79億元的股息收入;單以報稅戶中居金字塔尖端的一萬戶而言,受惠於股利所得減稅,每年每戶可少繳數百萬元以上的稅。最高稅率由45%降到40%,也同樣是這些金字塔尖的家戶笑納減稅利益。
但一般升斗小民,股利所得有限甚至可能沒有,因此得到的股利所得降稅利益少之又少;財政部大幅調高的標準扣除額與薪資扣除額,實際反應在減少的稅額上,因每個報稅戶的稅率與人口不同而異,但平均而言,一般家戶大概就在數千元到1-2萬元左右。
這樣的結果,怎麼看、怎麼算都得不到可以「改善社會貧富差距」的結論吧?相反的是「有助於」讓貧富差距惡化。
而所謂降稅可以「促進投資」,一來過去的歷史資料並未支持這個效果,二來把不同的投資行為混淆,三來忽略整個稅方案中不同項目彼此的牽動效果。
從20年前的兩稅合一開始,到7年前的大降遺贈稅、營所稅,都有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效益:促進投資、帶動經濟。但實際的成果則是:看不出明顯效益,央行就曾作過降稅對促進投資的效果,結論就是不明顯。
再者,稅改降的股利所得稅,雖然說更多人投資股市,讓市場熱絡,有助於企業公開募資,但畢竟影響間接又不明顯。台灣真正需要的是實體投資,是希望多開公司建工廠,不是要更多錢轉進股市,因為前者才是能直接創造就業機會、拉抬經濟、厚植產業的行為。
如果政府發言人口中的「促進投資」是指讓更多人買股,坦白說,免了吧,台股已創造站上萬點最長時間的紀錄,但顯然無助提升國內實體投資。如果是指可增加實體投資,那麼行政院顯然「降錯稅」了。美國川普的美國優先、要吸引企業在美國投資設廠,祭出的降稅利器,最重要的就是把企業所得稅(即國內的營所稅)稅率由35%下調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