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消磨的好奇心
但事實卻好像並非如此,不少教室裡觀察到,發現當老師問問題的時候,經常會是靜默無聲,學生目光渙散,而且越高年級情形越明顯。原因不難想像,當學生的學習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排名、考試、家長、老師、升學、班級地位……,學生認定了學習就是寫作業或準備考試,所以每天按照聯絡簿進行所謂的學習,慣性的遵從老師一個命令一個動作。因為當作業做完,學習就結束了,所以考試考完,學習也就還給老師了。如果按著脈絡去思考,也就不難了解學生為甚麼逃離學習、放棄學習,因為沒有原動力了。
顯然的,好奇心在學生的學習歷程裡面似乎毫無立足之地。查詢全國博碩士論文,研究「好奇心」的教育領域論文篇數,多年來只有個位數,但是熱門的「運算思維」近年就有80篇論文之多,顯示出教育界對好奇心的關注,大概止於嘴邊呼口號而已,沒有具體的行動。奉勸教育政、學界等上位者,應該積極的研究發展學生的好奇心、如何避免學習熱情消失。這不是烏托邦的理倫,線上遊戲廠商早就邀請專家研究,如何以好奇心保持玩家的興趣。
終身學習者通常都擁有熱愛學習的特質,然而要能形塑積極主動的學習者,好奇心是一關鍵原動力。西方自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就有專家學者開始研究「好奇心」,有研究顯示好奇心強的孩童,智力測驗表現佳,也發現好奇心不僅與創新有重要關聯,好奇心可以增強毅力。雖然人與生俱來擁有的好奇心多寡不定,但觀察發現4歲的小孩每天可以問到300多個問題,如能善加誘導,開展探索研究的必要技能,建立其學習的獨立自主性,必能培養如牛頓一般,不僅好奇且博學多聞的學習者。
對甚麼東西會好奇,某種程度似乎也會受到文化的影響。例如,國人深愛美食,連見面都是彼此問候「吃飽飯了嗎?」。每當有人論及哪兒有便宜又大碗的美食,相信多數國人無論身處何地,都會立刻豎起耳朵專心聽,然後心中盤算何時也要去試試。但是如果在捷運上看到一群人熱烈討論莎士比亞,或是口沫橫飛的辯論孔孟,大家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甚至不耐。然而有趣的是,據核磁共振研究的顯示,飢餓感和好奇心是由相同的大腦區域驅動的,好奇心應該就如想吃美食一樣的平常,但是學生的好奇心到哪裡去了呢?
在今日教學現場大家忙東忙西,卻找不到學生的好奇心,教育者不妨應先捫心自問,自己的好奇心還在嗎?再反思有沒有常潑冷水、扼殺學生的好奇心?其實翻轉教育最大挑戰是教育者本身。因為一位從考試中長大的老師,要如何從施教者的角色,變身成為養成過程的陪伴者?誠摯呼籲教育界,不要再浪費資源去培養甚麼寫程式的能力,比起一群會寫程式的學生,如果能有一群好奇的學生,教育就自然成功一半,國家的未來才有希望。
雖然不喜歡口號,還是要高呼:「好奇心萬歲!」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