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親自領軍的司改國是會議甫於8月12日落幕,會議期間媒體報導不斷,司法改革儼然成為全民運動。然而,根據司法院106年7月間完成的「一般民眾對司法認知調查報告」,司改國是會議在7月中旬提出12項改革方案後,仍然有78.3%民眾自認不了解司法制度;62%民眾認為法官的判決不公正;56.4%民眾不信任法官。司法院的調查結果,剛好與台灣民意基金會在8月7日至8日的民意調查顯示民眾對司法改革不滿意度高達57.5%互相吻合,可見人民對官方推動的司法改革「無感」,難以發揮提高司法信賴、重建司法公信力的預期效果。
改革要讓人民「有感」,必須體認「人民」才是司法改革的核心。流浪法庭30年的柯芳澤、不甘蒙冤逃亡10餘年的陳龍綺、數度被判死刑終獲改判無罪的蘇建和、莊林勳、劉秉郎、徐自強,他們是浮出檯面的真實案例,還有繁不勝數的人民,在冰冷、偌大的司法陰影下戰兢哆嗦,司改要讓人民「有感」,唯有貼近人民、與人民站在同一陣線。陳玲玉律師擔任主委的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公共事務委員會舉辦的「改革司法、點亮台灣」座談會,提出從「態度」、「品質」、「時程」三個面向改革司法,完全切中要害。
改善辦案態度,從評鑑作起
多年前有位被告出庭向法官說案件審這麼久,他身心倍受折磨還生病,可能等不到法官還他清白就死了等語。法官頭也不抬,冷冷的回答他「你死了,我還比較好判」(被告死亡,法院可直接作不受理判決,不用實質審理)。垂垂老矣的被告當場無言。
近年來,公開審判的法官開庭態度已改善許多,但躲在「偵查不公開」大帽子下的檢察官,開庭態度良莠不齊,103年間遭監察院彈劾、司法院職務法庭判決休職的憤怒鳥檢察官,即為其中一例。
目前的評鑑制度過於消極保守,且只給不良司法官(含法官、檢察官)負面評鑑,對於辦案態度好、品質佳的司法官卻無正面評價的機會,容易造成司法官抗拒評鑑,反而與人民對立。適時給表現好的司法官按讚,有助提升同理心,司法才能有人的溫度。
辦案兼顧「妥」、「速」,須有合理案件量及專業輔助審判
司法官「錢少、事多、離家遠(不少司法官家住中南部,卻因人事調動,須在北部法院服務)」。勞基法規定每日工作不得超過8小時,司法官辦案時間絕對超過法定工時數倍以上,沈重的工作負擔,導致案件須排隊等開庭,一等大半年才輪到。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天平的距離在等待中顯得格外遙遠。
欠缺專業,也是案件無法妥速審結的主因,尤其金融、工程、稅務等涉及高度專業案件,若非整合跨領域專業輔助審判,容易造成誤判。此外,司法官在職訓練應趨向專業化,建構專業法院,鼓勵專業法官久任,辦案才能既「速」且「妥」。
人民有感,司改才有希望
司改國是會議作成之12項司法改革方案從訴訟制度、司法資訊公開、檢察體制、人才晉用、科學辦案、犯罪預防、防杜濫訴等方向檢討改進,立意甚佳,但若不能使人民有感,恐重演88 年全國司改會議一事無成的戲碼,司法公信力仍會繼續一蹶不振。衷心期待司法改革從人民的觀點出發,「態度」、「品質」、「時程」同步改革,當人民有感,重建司法信賴指日可待。
「改革司法、點亮台灣」座談會
時間:2017年10月31日(二)下午1:45至下午4:30(下午1:30報到)
地點: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作者為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