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尹俞歡/瑞士報導
WTO是台灣目前能以正式會員身分參與的國際組織,而做為164會員國中市場規模相對較小的成員,台灣除了能在共識決機制下保障台灣產業權益外,上任一年多的駐WTO大使朱敬一更針對綠能、農業及電子商務貿易議題提出新的討論方向。「我們不應該習慣於在別人設定的戰場打仗」,朱敬一稱,當世界強權都在關注傳統貿易談判問題,唯有找到新「戰場」,才能換得台灣在國際貿易拉鋸中嶄露頭角的機會,「這就像是學者做研究,不能老是在做別人已經在做的舊題材。」
朱敬一構思 可直接促進巴黎協定的貿易協定
2014年起WTO部分成員國提出環境商品協定(Environmental Goods Agreement,EGA),目標要把與環境有關的產品如汙染、腳踏車、渦輪墊片等降至零關稅。但由於EGA降稅產品種類高達304項,討論未能有效聚焦,導致談判進度緩慢。有鑑於美國總統川普今年退出巴黎協議、重挫全球減碳氛圍,為了加速實踐巴黎協定,朱敬一在EGA之外,又構思、醞釀另一項範圍更精確、更可直接促進巴黎協定的貿易協定,協定名稱則暫訂為PAEGSA (Paris Agreement Environmental Goods Service Agreement)。
朱敬一指出,為了聚焦,各國可考慮縮小降稅產品項目,直接著重與減碳有直接關連的商品及服務,並開放相關專業人才能在不同市場間移動、任職。朱敬一表示,之所以將服務納入市場開放範圍,是因綠能不止是硬體商品輸出,工程服務與系統整合能力更是關鍵。若能透過協定促成綠能產品整套「擴散」至其他如台灣這種正在發展綠能的國家,不僅能為輸出國帶來商機,後者也能因此加速減碳成效。
農業補貼標準 避免小國不平等競爭
另一項朱敬一著眼的討論則是農產品進口開放議題。自WTO成立以來,農產品市場開放由於涉及糧食自主及耕作成本差異,一直是各國角力的戰場。農業大國如美國、巴西,除了不斷爭取小國開放外國農產品進口,近期也主張各會員國應建立一定的農業補貼標準,若補貼過高則不可以計入貿易保護範圍,以避免小國農業在市場上有不平等競爭。
朱敬一指出,一般常見農業補貼方式有兩種,一是生產過程中的生產補貼;另一種則是透過平準基金讓農產品價格維持一定水準。然而,不同國家的農業生產條件都不相同,若全部適用統一的補貼標準,恐導致小國農產品處於劣勢,價格仍然無法與大國競爭。因此朱敬一研議補貼標準的新定義,認為補貼應視生產條件差異而有不同的認定標準,而非「齊頭式」計算補貼金額。好比一國若是梯田面積比例高,其所需補貼當然與平原耕地為主的國家有所不同等,希望提案能為農業小國增加談判利基。
網路進入障礙影響電子商務 歐盟、美、日重視
另外,近年多國力推跨境電子商務,但各國對網路開放程度不一,也讓電子商務蒙上不公平貿易的陰影。朱敬一便曾以電子商務貿易為題提出5篇技術報告,並對WTO超過70國的會員國代表進行演說,解釋網路進入障礙將如何影響電子商務。相關議題也獲歐盟、美、日代表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