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鯨魚─「光之使者」與減緩地球暖化的「保育尖兵」

2021-04-11 06:30

? 人氣

筆者指出,現代鯨魚除了遭受人類的獵捕威脅外,日趨惡化的海洋汙染與溫室效應也對鯨魚產生重大影響。(取自georgwolf@Unsplash)

筆者指出,現代鯨魚除了遭受人類的獵捕威脅外,日趨惡化的海洋汙染與溫室效應也對鯨魚產生重大影響。(取自georgwolf@Unsplash)

1860年在倫敦的Metropolitan Gas Act(大都會煤氣協議)首次嘗試要定義蠟燭的亮度(燭光/candlepower/cd)時就是用抹香鯨腦油所製作的蠟燭:「重量6分之1磅(約76公克)純的鯨腦油蠟燭在每小時燒120格(grain,約7.8公克)所發出的亮度。」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雖然這燭光亮度在之後被重新定義了好幾次,但是這鯨腦油蠟燭還是和最新的亮度單位(Candela/坎德拉)相去不遠:1「鯨腦油」燭光約為0.981坎德拉。(註一)

電燈發明之前的最重要照明燃料~鯨油

1875年,全世界第一座直流電發電廠在法國巴黎正式啟用。1879年愛迪生將電燈商業化。而在此之前,近代西方國家使用的照明燃料主要有2種:各類動植物油脂和煤氣(Coal gas,指的是乾餾煤炭所得到的作為燃料的氣體,其主要成分是氫、甲烷、乙烯、一氧化碳、石腦油等)。但煤氣燈使用成本高,第一步就是要先建造一座煤氣廠、之後再鋪設輸氣管道,所以在起步階段,各項支出費用非常昂貴。而用鯨魚皮下組織、內臟低溫熬煮得來、富含蠟質的鯨油(Whale oil)—憑著燃燒狀態好、亮度高、無異味、無煙的特點,曾一度成為西方國家夜間照明燃油的主要來源,尤其是為因應國際航運的發達,海岸燈塔更需要使用高質量的鯨油來做為點燈燃料之用,也使得19世紀初到中葉,捕鯨業已緊接著—紡織業、動力系統、鋼鐵工業、機器製造產業成為美國的第5大產業。(註二)除了使用鯨油來點燈照明外,在現代化學與製藥工業尚未建立之前,由鯨類所衍生的各類產品有肥皂、護膚品、化妝品、藥膏、各式機械用品的潤滑油,埃里克․傑․多林(Eric Jay Dolin)在《利維坦:美國捕鯨史》一書中就指出:鯨油「基本上是工業革命的潤滑劑」。(註三)事實上一直到1982年全世界禁止捕鯨之前,許多太空航行精密儀器的潤滑油,還是使用從抹香鯨身上取來的油所製成的。(註四)

另外鯨魚分成2大類,鬚鯨(包括:藍鯨、長鬚鯨、大翅鯨、灰鯨、露脊鯨等)和齒鯨(包括:抹香鯨、喙鯨、淡水豚、海豚、鼠海豚、獨角鯨等)。鬚鯨沒有牙齒,使用鯨鬚濾食是牠們的攝食方式。而擁有良好的彈性和強度的鯨鬚(鯨鬚只存在鬚鯨的嘴裡,是從上顎牙齦黏膜演化而來,由一塊塊的鯨鬚板組成,主要成分是與動物指甲相同的角蛋白),可以成為女性束腰或緊身胸衣的骨架、或做成—鞭子、彈簧、醫生也利用鯨鬚來固定骨折患者的斷肢,具有輕薄、彈性高、可塑性強等特點的鯨骨則可以用於製作服飾、傘骨、拐杖等商品。因此到1846年前後,美國有近一半的漁船從事捕鯨業,而當時全世界900艘捕鯨船中有735艘是美國人的,(註五)單單以1755年發祥於麻塞諸塞洲貝德福特(Bedford)的捕鯨船隊,在1857年時就已達到329艘的空前紀錄。(註六)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