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覺得新聞不專業,記者看科學太艱澀...他們該如何合作「科學新聞」?

2017-11-15 19:10

? 人氣

科學研究太複雜 新聞報導太簡化 科學家與記者如何攜手產製「科學新聞」。(geralt@pixabay)

科學研究太複雜 新聞報導太簡化 科學家與記者如何攜手產製「科學新聞」。(geralt@pixabay)

從食品安全、公共衛生、核能議題到全球暖化,科學研究與新聞的關係密不可分,但科學家與記者間卻又存在一道巨大的鴻溝,記者認為科學知識對讀者而言太艱澀冷門,科學家覺得新聞報導不準確、不夠專業,兩者間該如何求同存異,促進科學討論、形塑科學政策?德國德國尤里希研究中心社會科學家彼得斯給出良方,他認為,媒體應該培養更多的科學記者,研究單位設立媒體中心,加強科學公關,透過雙方共同的努力,製造開放的科學討論場域。

德國尤里希研究中心社會科學家、柏林自由大學科學新聞學客座教授彼得斯(Hans Peter Peters)長期研究科學環境與公眾輿論如何形成,並關注新聞工作者和科學家之間的互動以及科學知識對公眾的影響,14日他接受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邀請來台,以「科學家與記者的第一支舞:彼此的期待與互動」為題,探討科學家與新聞工作者互動過程中對彼此的期待,及如何促進彼此合作。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德國尤里希研究中心社會科學家、柏林自由大學科學新聞學客座教授彼得斯(Hans Peter Peters)(右)。(魏嘉瑀/攝)
德國尤里希研究中心社會科學家、柏林自由大學科學新聞學客座教授彼得斯(Hans Peter Peters)(右)。(魏嘉瑀/攝)
德國尤里希研究中心社會科學家、柏林自由大學科學新聞學客座教授彼得斯(Hans Peter Peters)。(取自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網頁)
德國尤里希研究中心社會科學家、柏林自由大學科學新聞學客座教授彼得斯(Hans Peter Peters)。(取自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網頁)

社群平台蓬勃發展 科學家仍傾向透過媒體與大眾溝通

彼得斯對271位台灣科學家和238位德國科學家進行問卷調查,詢問他們比較偏好透過何種方式與大眾溝通,34%台灣科學家偏好與大眾面對面溝通,德國科學家則是48%; 而有26%台灣科學家喜歡透過記者和媒體向大眾溝通,德國則有21%; 而選擇透過個人網站、部落格等向大眾傳播科學知識的科學家還比透過媒體的還要少,台灣跟德國分別是17%和11%。換言之,雖然臉書、推特等社群平台發展蓬勃,科學家們還是傾向透過媒體傳播科學知識。

調查中也發現,研究與公眾議題較為相關、能見度高、願意和記者合作互動以及具權威性的科學家,也較容易受到媒體報導。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逾90%的德國記者偏好採訪科學研究單位的領導人,僅有不到40%的記者會訪問不具管理職的一般科學家,但在台灣卻沒有這麼明顯的差別,約61%

台灣記者會選擇訪問研究機構的領導,而也有高達55%的台灣記者願意訪問不具管理職的一般科學家。彼得斯分析,可能是因為台灣的科學研究機構的高層不太願意和記者互動,也可能是台灣記者喜歡隨機找科學家訪問,因此不會拘泥頭銜。

科學家希望記者在寫報導時,可以在報導中引用科學標準,如研究方法等。(取自pixabay)
科學家希望記者在寫報導時,可以在報導中引用科學標準,如研究方法等。(取自pixabay)

科學家希望控制報導內容 記者盼科學家配合度高一點

彼得斯也列出記者和科學家對彼此的期待前四名,結果顯示記者最希望科學家能「安排多一點時間受訪」、「用溝通方式有趣些」、「多透露一點個人有趣的訊息」、「披露一些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計畫」、「將研究與一般大眾的日常經驗連結」。而對科學家而言,他們希望記者能在報導刊出前「先諮詢他們採訪的科學家,以避免錯誤」、「在報導中引用科學標準,如研究方法等」、「只報導已經出現在科學期刊上的研究成果」、「支持科學家教育大眾」。

為了達到科學家和記者雙方的期待,透過雙方合作將科學知識傳播給一般大眾,彼得斯也給出了幾點建議,例如媒體應該多培養科學記者,而研究機構和大學院校應該加強組織內的公共關係與溝通部門的影響力。此外透過建立科學媒體中心,加強獨立、高質量科學新聞工作,同時將重點放在公眾利益上,而不是相關科學研究能獲得的利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

魏嘉瑀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