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號出軌慘劇是一場不是意外的意外,因為事故一定會發生,這次是假日偷施工,下次可能是平日有危險落石侵入;在台灣生與死之間可能僅僅隔15分鐘,這次我們哀悼難者,也許很快會輸到我們自己;當台灣鐵路成為台灣版的「生存遊戲」,透露一個殘酷的事實:我們離現代文明有一段很遠的距離。
成功防疫讓台灣受到全球肯定,但是這次的太魯閣悲劇,卻讓國際哀嘆,台灣一次鐵路事故的死亡人數就超過因新冠肺炎死亡的患者,這還不算稍早台鐵零零星星的事故;鄰近的日本人對台灣的觀察就是一個很好的視角,《日本經濟新聞》駐台記者中村裕點出,這起事故展現出台灣「悲哀的兩面性」:台灣有全球第一的半導體產業台積電,但台灣也有年年出事的台鐵,光是在2012到2019這8年間,台灣鐵路就發生了高達90次的出軌事故。所謂「悲哀的兩面性」,日本記者未明言的,應該就是現代與落後俱陳的兩面性吧!鐵路兼具安全、穩定、便宜、可預測性高,因此是現代性的象徵,但台灣鐵路連安全回家的預測性都做不到。
其實,台灣的「兩面性」不只於此,就以這次的太魯閣翻車事故為例,台灣也許有最會出事的鐵路,但台灣有第一流的救難團隊,他們在第一時間就出動、無怨無悔、不眠不休,他們超效率的表現有時是一種詛咒,難道是台灣公安事故頻頻,因此訓練出一流的救難團隊?
另一個「兩面性」,台灣有李義祥這樣不顧公共安全的包商,但台灣也有第一時間衝到現場救人、抱起小嬰兒撫慰的醫生;台灣有些政府單位濫用民間捐款,但台灣也有最慷慨的公民,在災難後不過數天,衛福部就收到數億的捐款。
文明與落後,惡與善共併存在台灣 但這樣的併存並非偶然,將這矛盾的兩面性給合起來的就是台灣的政治文化。
因為公共安全沒有選票
就如另一位日本知名記者矢板明夫所形容,台灣基礎建設並不扎實,歸根究柢,原因在於不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都只注重選舉文化,只在乎當下,卻不注重台灣長久的發展建設。他一語中的的點出,政治人物有選舉壓力,政績會表現在看得見的地方,台鐵鐵軌補強或是國土安全都是吃力不討好、民眾看不見成果的。換句話說,公共安全雖然很重要,但因為看不到成果,政治人物寧願拿來發放老人年金或產業補貼,這樣可以短期見效的買票政策至少可以收買支持者,公共政吃力不討好,自然被犧牲。
在台灣,「選舉文化」和「結構性困境」這樣的抽象用語,經常成為卸責脫身的方便之門,然而,民進黨執政5年,夠長到無法將壞事甩鍋給前朝或留給繼任者,佔據「悲哀兩面性」核心的正是民進黨政府,這5年內台鐵大大小小事故不斷,在普悠瑪悲劇後,就如預知死亡紀事,硬生生再發生台鐵70年來最嚴重的脫軌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