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表面喜、骨子憂的台灣經濟,政府別再說嘴!

2017-11-27 07:30

? 人氣

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台灣出口表現亮麗,經濟成長率也一路上調。(資料照片,蘇仲泓攝)

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台灣出口表現亮麗,經濟成長率也一路上調。(資料照片,蘇仲泓攝)

行政院主計總處上周公布第3季國民所得統計,這是一份表面上值得欣喜、骨子裡卻必須擔憂的數據,值得好好深入解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依照主計總處的統計,今年第3季經濟成長率初步統計為3.10%,較8月預測的1.89%高出1.21個百分點,第4季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也上修0.5個百分點,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由8月的2.11%調高為2.58%,上調0.47個百分點。如果比起2月時預測的全年成長率1.92%,更是增加了0.66個百分點,幅度不小,代表今年經濟是有倒吃甘蔗的味道,這是值得欣喜之處。

但細看各項數據,卻未必讓人感到欣喜樂觀。第3季的各項數字中,最是讓人觸目驚心的是資本形成衰退10.41%,也就是說國內的投資是衰退;其中民間投資減少5.18%,公營投資減少3.28%,倒是政府固定投資增加6.04%。如果拉長時間看前3季的投資數據,資本形成減少0.49%,其中民間投資減少0.51%,政府投資增加7.53%,公營投資小增0.1%。

這代表什麼?國內投資有停滯甚至衰退的跡象,而且這些投資中,主要是靠政府在「撐場面」,對比蔡政府加大政府投資力道,數據上似乎已有所反應。但真正重要的民間投資則表現不佳,且其成長率是逐季滑落─從第1季的增加3.89%到第2季的0.26%,到第3季是成為衰退5.18%。這是短期性因素,或是基期比較問題,還是企業的投資信心逐漸流失且惡化中,值得政府有關單位特別注意。

賴清德9月接任行政院長後,開始積極著手解決業界垢病多時的「投資五缺」問題,勞基法修改引發的一例一休問題亦提出更彈性的方案。雖然賴清德的「動作與架勢」相當到位,展現積極與魄力,值得稱許肯定;但端出的解決方案是否合宜,卻大有疑義。

最明顯的是解決缺電與缺人的解決方案,前者在現有錯誤的能源政策架構下尋找出路,但業界多半對綠電的增加速度有疑慮,而政府為了避免缺電增加的火電,卻又面臨其高排放與污染引發的地方反彈問題,這些因素都讓供電風險難降低。而人才問題方面,雖然行政院說要「創造留才、攬才及育才的友善環境」,但卻未能端出有效政策;縱然已放寬外籍白領工作的各種限制,卻又基於政治考量把中國白領排除在外,企業未必受用。

對民間投資的結構,也值得留心。主計總處在分析第3季的民間投資時,特別提到「國內半導體主要廠商資本支出減緩」;坦白說,國內半導體誠然已是台灣最重要、也是最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對此是值得高興,但如果以整體民間投資結構看,過於集中與偏種在半導體,卻也有隱憂:一來風險是否過於集中某一產業某;二來投資結構過份集中,也代表創造的就業機會集中特定領域。因此,政府該關注與注意其它產業的投資增減情況,切勿獨鍾半導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