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震華觀點:台大為何進不了世界前50名?

2021-06-21 06:50

? 人氣

台大無法擠入世界排行前五十有其原因。圖為台大傅鐘。(蘇仲泓攝)

台大無法擠入世界排行前五十有其原因。圖為台大傅鐘。(蘇仲泓攝)

英國著名的學術評比機構QS,日前發布了今年最新的(2022)全球大學排名,台灣唯一被排進百名內的是國立台灣大學,但是卻比去年退步了2名,從66名退到68名。在其他類似的大學排名中,狀況也差不多,台大頂多就是在百名之內,難以進入前50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許多國人都會狐疑,為何在亞洲聲譽卓越,無論是教師或學生都是首屈一指的台大,為何長年以來的全球排名卻都只能在百名上下徘徊,難以進入前50名;而對岸的北大、清大,甚至復旦、浙大等校,卻紛紛超越台大,更別說新港的新大、港大、港中大等,也都紛紛超前,而且越超越多,難道台大真的落後這些學校,還是其評比本身歧視台灣?甚至讓人懷疑,到底有沒有「阿共」的陰謀呢?

要回答上面問題,只要看看這份排名的幾個評比項目,大概就可以獲得答案。在QS的評比中有五大項目:學術聲望(台大38名)、雇主評價(57名)、教師論文平均被引用數(213名)、師生比(385名)、國際教師(570名)、國際學生(354名)。

從五大項目的評比中,可以看出台大其實在「學術聲望」上,已經擠進全球50名內;38名是相當出色的表現,顯示以全球標準來看,台大師生的學術表現絕對是出類拔萃的。「雇主評價」當然可以反映出其訓練是否符合雇主的期待,是從就業市場來看,該校培訓產生的學生品質,這自然是重要的教育目標-大學不能只談理論而不懂實務。

然而國際間,至少評比機構認為,一個傑出的全球性大學,不是只提供學生學習、教師研究的場域,還要是一個擁有多元的外國教師和學生,能在這裡認識各國青年和文化、讓境外教師參與教學及進行團隊合作,才能和國際間有學術互動往來,不會和最新學術脫節或局限於某種地域性。這些觀點,讓「國際教師」和「國際學生」都進入了評比項目。而「教師論文平均被引用數」可反映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可視為平均而言該校研究對學術的真正貢獻程度。最後,「師生比」反映每位老師平均需要關照的學生數,越少的話就表示學生無法獲得老師適當的關照。作者個人在美國念過三所公私立大學研究所,都有大量的國際教授和外國學生,對於跨文化的了解深感獲益,也結交了各國的同學好友,深刻體會這些評比項目是有其道理。

可以看出,台大除了「學術聲望」和「雇主評價」兩項都進入百名內以外,其他4個項目都相對落後,排名在200〜400名之間,拉低了總排名。原因何在,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學費奇低、預算有限,二是學校對教授的績效要求簡單僵化。首先,「國際教師」、「國際學生」和「師生比」要能出色,都要靠花錢才行,因為若教授的名額不夠多、待遇不夠高、獎學金不夠多,就不容易吸引到夠格的國際教師前來應聘、好的境外生被吸引前來就讀,而這些剛好都是台大的罩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