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吸納通膨壓力
這些龐大低廉的勞動力、便宜的生產成本(土地、低環保標準、豐富的資源),吸引先進國家把工廠生產、甚至服務(如印度的電話中心、軟體)都遷移或外包到這些國家以降低成本,其中又以中國最為成功,從勞力密集、技術單純的成衣、玩具、傢具、球鞋,到技術較高的資通訊科技產品,中國都能生產,在21世紀後成為「全球工廠」的製造業大國,結果就是大家看到的:需求增加、產量增加、價格下降,通膨絕跡。
但當年這些有利因素,很可能已消失、或至少效益降低,拉低通膨的力量大減。
以中國而言,過去低廉又似乎源源不絕的勞動力,已經逐漸成為「稀缺」因素;不久前官方公布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結果,雖然尚未出現人口衰退,但老化非常明顯、勞動力供應不再充裕,較2013年的頂峰減少近4000萬人,而且減少已成趨勢難再逆轉;中國內部的製造業調查中,找不到工人已是常態性出現的難題,中國本身的薪資上漲、通膨壓力已大,再考慮到中國勞動力占全球比重高達2成、出口占全球比重15%,如果中國內部通膨加溫,不僅無法如過去一樣替全球吸納通膨壓力,反而可能反向對外輸出通膨。
印度?非洲?誰是取代中國的世界工廠?
有沒有替代方案?有,但未必能成。最值得期待的是印度,印度人口13.8億,略少於中國一點,但結構則遠比中國佳,20歲以下人口超過5億、平均年齡不到30歲,印度政府也以取代中國為世界工廠為目標,不過內部從硬體面的基礎建設到軟體面的制度、社會習俗,加上政治與政策等因素,印度何時能成為全球工廠,恐怕還要「再第一等」。另一個選項是曾經被看好(或是說吹噓)的非洲,雖然同樣有人口多、結構佳的優點,但要想成為製造業生產重鎮,待克服的困難與問題更多。
難怪有學者說:「中國正在結束低通膨的時代」。因為,過去數十年低通膨的有利因素逐漸消失甚至反轉,除了中國本身的通膨風險外,還有因中美貿易戰、疫情衝擊等因素衝擊帶來的供應鏈重組、全球化受挫、貿易受阻等多重因素,如果通膨真的捲土重來,也不必太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