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進入三級防疫警戒已滿一個月,雖然大型集會紛紛停辦,但美國最新研究顯示,親友間的私下聚會,恐怕正是民眾輕忽的隱形感染源。
根據對全美近300萬個家戶的分析,在疫情盛行的區域,近兩週有成員生日的家庭,確診新冠肺炎的可能性竟高出3成。研究人員認為,此數據凸顯出小型社交聚會可能帶來傳染風險,使慶生場合淪為防疫破口。
本篇研究旨在評估小型社交聚會傳播疫情的潛在風險,分析數據來自全美2020年1月至11月、共約290萬個家庭的醫療保險給付資料,21日發表於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
論文共同作者、哈佛醫學院副教授吉納(Anupam Jena)指出,之所以鎖定生日為研究焦點,不只因為這是給付資料中必定會載明的資訊,更因為生日是會讓人們違反防疫規範、與他人面對面聚會的事件。
研究人員發現,在疫情盛行率低的區域,生日後幾週的感染率並無波動,但在出現社區傳播的地方,近2星期有成員生日的家戶確診率比無人生日的家庭高出31%,平均每萬人約增加8.6人染疫——如果壽星是家中孩童,傳播病毒的「生日效應」更是明顯,每萬人約多出15.8起確診病例。
Birthdays linked to spread of Covid in areas with high transmission https://t.co/Qgj5ZMpAcb
— Guardian Science (@guardianscience) June 21, 2021
吉納指出,研究團隊原本預期,在當局祭出「禁足令」(stay-at-home order)的地區,確診率應較不會受生日影響,結果卻發現這些區域同樣也出現「生日效應」,「這確實顯是人們並沒有對(生日)這類特定事件遵守禁足令。」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與流行病學教授布魯爾(Timothy Brewer)說,慶生等非正式聚會是疫情的重要感染源:「雖然人們去超市時會好好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但他們回到家時更可能鬆懈。」
「我想,人們會很自然地認為家人或朋友不會傳染可怕的疾病給自己,自己也不會傳播病毒給親友,或許你因此放鬆了警惕。」研究主要作者、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政策研究員威利(Christopher Whaley)對此則表示,希望研究結果能使人們意識到非正式聚會的潛在風險,並有助於對抗接下來的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