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臺灣經濟大衰敗之密的否義與正義

2017-12-27 07:10

? 人氣

第一要方是,立即阻斷三角貿易型態,才可以防制臺灣繼續「葉克膜經濟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第二要方是,避免寬容單一官僚制定經濟政策,尤其是繼續制訂高度傾向富人商人的經濟發展政策;

第三要方是,杜絕給予工商界減稅措施,必須持續漸進提高最低工資;

第四要方是,擴大恢復稅基,應該大幅提高富人稅。

第五要方是,擴大福利國家政策。

針對這五項高度內向封閉性馬克斯主義左傾的「救臺灣經濟」藥方,精研國際實證發展經濟學的制度經濟學家則剴切認為,這份報告指陳「臺灣經濟大衰敗」,確是當前經濟社會結果面貌,固然與主政當家的統治者蔡英文描畫之所謂相左,但的確是最近二十年來現況事實表敘,祇是對於「臺灣經濟大衰敗」的咎因分析,李林兩位左派社會學家與自由市場經濟學家在調查過程分析因果先後重點取向,以及會與不會主觀「畫靶射箭」立意策略方法抉擇,雙方出發點本就有極大不同;左派社會學家強調重分配優先的大政府福利國家意識型態主導,而市場經濟學家則強調創新造餅優先然後公正分餅其後的大市場競爭力國家意識型態為主導。

以致李林調查報告的結論與建議,基於悖違市場自由開放理則的「否義」發現,推演無效無實際用處「否義」解方,當然讓主張小政府的自由經濟學家難以苟同。

從基本面解讀臺灣經濟大衰敗之密

也就是說,中研院李林調查研究分析,本質上都立基於一般社會學家觀察取向,尤其是以今天極端左傾思維當道的社會主義專家之意識型態執著觀點與方法論,祇侷限察看經濟社會的分配均等性,進行方法途徑與最終餅分結果的檢視批判,祇顧餅之所應去,完全不顧餅之所由來,完全無視於國家社會造餅機制的穩健性,以及造餅動能之強弱優劣與持恆永續性的必要,乃至對外競爭力維繫的絕對必須,其所因此作成如此發現、結論與政策性「否義」建議,固在意料之中,不足為奇。

倘若要針對今天臺灣經濟大衰敗根由,進行情境因果之「正義」揭密,則務必要從自由市場競爭經濟學的全方位視角與解構分析方法論,宏觀遍看臺灣經濟體能的生存循環,從供給面的投入產出機制,到需求面的傳輸配置機制,關於實力能力以及其生產力競爭力過程段落的每一環節效能(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態勢狀況,以其結構比效應權重排列要項分析,必有截然不同發現與結論建議。

臺灣「經濟病夫化」的政經變數衝擊

根據過往50多年長期實務觀察研究臺灣經濟社會演進發展過程變化,最能貼近看清今天臺灣經濟大衰敗真實原因,是出於國家造餅機制敗毀的患寡所致不均,而非不均肇致總體寡欠,是出於資源供給面的投入斷絕而市場需求面去化無路;所以今天要在意「臺灣經濟大衰敗」因果揭密的,不該是用仇富反商的意識型態,強加富人商人「剝削致窮」「拉大貧富不均」於罪,也不該用文青語言粉飾太平,而是要認真認份地面對「臺灣經濟大衰敗」的「經濟病夫化」政經變數衝擊效應。肇致近二十年臺灣經濟大衰敗的底層變數,最主要是緣於四個關鍵構面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