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另有一首詩〈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他為項羽嗟歎惋,同時想像「如果當時項羽渡過烏江,然後卷土重來…」,殊不知,項羽的錯誤決策不在烏江,而在之前的不斷犯錯:除了大封諸侯開時代倒車,殺義帝,給了劉邦鼓動諸侯反項口實;只用諸項昆弟而不會善用人才,人才如韓信、陳平都投向劉邦;仗恃自己所向無敵,可是每次打一場勝仗,地盤卻更縮小,因為後方又生亂。而根本問題在於他的性格,遇到大事遲疑不決,例如前面的故事,既然決定突圍,為何到了烏江畔,卻又轉念自刎?早知如此,正面硬拼突圍會如何?套用杜牧詩句:
八千楚軍能一心,拼命突圍未可知。
講了大篇故事,套用到今天的霾害治理上有什麼啟發?
民進黨政府死抱廢核四不肯放,殊不知,人民支持反核四是為了生命安全,反空污也是為了生命安全,核能電廠之害距離人們很遠,但霾害卻逼在眼前,甚至已經很多人直接受害(過敏與呼吸道疾病),更多人感受到威脅(PM2.5導致肝癌?),醫生建議「戴兩層口罩」更是SARS以來所謂見的嚴重警告。—民進黨犯了項羽同樣的判斷錯誤,以為人民反國民黨、支持反核是一件事,因此緊抱火力發電,開時代倒車。於是,國民黨可以用反空污作為政治號召。(但若國民黨主張恢復核四,也是判斷錯誤,搞不好連新北市都不保)
民進黨政府習慣將過失責任推到對岸,例如「空污源有1/3來自境外」的說詞,但反而遭來「本土的2/3你難道束手無策?」的質疑。
方法其實很多,看看嘉義縣政府的作為:
元旦連假,空汙拉警報,嘉義縣首創全國第1個焚化廠空氣品質淨區-鹿草焚化廠空氣品質淨區昨天上路,未領有達5期標準檢驗核可通行證的柴油車,禁止進入焚化廠區。
環保人員對進入廠區車輛攔車檢查,未發現違反禁令柴油車。
焚化廠空品淨區,畫定管制範圍約9.4公頃,管制對象主要是鄉鎮市公所垃圾車,及廢棄物清除處理機構業者,進場車輛雖達400多輛,但公所垃圾車大多汰換5期車,並加裝濾煙器,影響較小,進廠柴油車輛,需符合最嚴格第5期排放標準,預估每年可減少PM2.5達5.8公噸。
對於1/3占比的「移動污染源」,賴清德提出「2030年公務車全面汰換成電動車」的遠期支票,那對受害民眾而言,實在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而嚴格執行車輛排放檢驗,卻是能夠立竿見影的方法,而且是各級政府可以立刻做的。
環保署長李應元更表現得大無畏:如果(2018)年5月20日未達20%目標,會提出辭呈負起政治 。幹嘛呀!民眾要的不是看你下台,是你能改善空污。嚴格執行車輛檢驗/限制行駛,是環保署現在可以做到的,為什麼不動員「八千兵馬」正面對抗移動污染源,而要5/20「自刎烏江」呢?
*作者為專欄作家。更多好文請看〈公孫策說不測風雲〉臉書紛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