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夜那一晚,人在京都的我和許多日本男人一樣,緊咬著嘴唇,極力壓抑住滿盈的眼淚。但我們的男兒淚不是為了聖誕大餐桌上的情人而流下,而是為了螢光幕上的TBS電視劇〈陸王〉的最終回。
這部日劇是TBS暨〈半沢直樹〉和〈下町火箭〉後,再度改編暢銷作家池井戶潤的作品,並且使用同一組製作班底完成的。這幾年池井戶潤的作品被大量改編成電視劇,頗有先前東野圭吾的氣勢。但和東野圭吾主題比較正統的推理小說不同,儘管曾經在1998年獲得江戸川乱歩賞,池井戶潤寫的卻是商業小說,這種主題要能夠持續推出新作並且大賣相當困難。但慶應大學法學部畢業、曾任職三菱銀行、熟稔日本銀行體系以及企業文化的池井戶潤卻辦到了,接二連三推出主題不同的暢銷作品,改編而成的日劇也多半叫好叫座,真正成為讀者和觀眾引頸企盼新作的超A級作家。
池井戶潤能夠持續推出暢銷新作,除了其代表性的「峰迴路轉、暢快人心」故事鋪陳風格以外,能夠跟上時代變化也是關鍵之一。例如首部曲成書於2004年的〈半沢直樹〉,在2013年改編成日劇上映時雖然取得驚人的收視率,但銀行和大企業會計舞弊的題材在2013年的氛圍看起來難脫陳腐過時之味。但是2016年出版的〈陸王〉就巧妙地融入了新創和風險資本元素,不管在虛構的主題球鞋產品開發上或者融資方式上,都有著放眼過去、展望未來的滿足感,我認為非常適合日本和台灣的創業家參考。
陸王的主軸故事線非常簡單,就是一個足袋(分趾鞋襪)的百年老舖,四代目經營者面臨年年衰退的產業,在因緣巧合之下決定開發製作慢跑鞋產品,企圖進入這個成長動能十足的產品領域。
故事一開始我們就看到日本企業(不管大小)戰後以來一直不變的特色:高度仰賴銀行放貸提供營運所需的資金。
在現代的美式資本主義裡,通常企業是以股權資本(equity)為主,債權資本(debt)為輔,這是因為債權資本通常綁定有利息的支出義務,如果要追求風險較高的事業,就得接受公司現金流的大幅波動,因此不能過度仰賴債權資本,否則如果某一年現金流無法支應利息支出,公司不管前景多麽美好,就有可能得宣告破產進入清償模式。
反觀日本雖然經歷了戰後高速經濟成長,成為亞洲唯一一個真正與歐美並列的已開發國家,但因為種種因素,日本多數企業至今仍舊高度仰賴以銀行放貸為主的債權資本,以至於我們在閱讀日本產經新聞時,常常會看到「資不抵債」之類的老舊用語——東芝在2017年8月1日被降格到東証二部,就是因為原子能事業部的巨額損失,導致公司債務超過資產,按照規定被降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