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回應時代必須更足智多謀:《觀看權力的方式》選摘(1)

2021-09-23 05:10

? 人氣

當代藝術繁複的類別中,社會美學(social aesthetics)展現對人際與現實世界的關懷。圖為第25屆台北國際書展中的當代藝術創作。(顏麟宇攝)

當代藝術繁複的類別中,社會美學(social aesthetics)展現對人際與現實世界的關懷。圖為第25屆台北國際書展中的當代藝術創作。(顏麟宇攝)

經濟的巨幅改變,已經對構成藝術的事物造成深刻的衝擊。歷來的藝術家回應著自己生活的時代,而在20世紀初期用來構成藝術的工具,諸如影像創作、表演、設計與建築,在當今的廣告界和媒體界裡則是基本的技巧。事實上,相較於創意產業的規模和範疇,藝術家的創作顯得相形見絀。這就意味著,想要衝破文化生產的陰霾時,藝術家必須更加足智多謀,而這並不是個簡單的任務。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全球各地自認為是藝術家、藝廊、博物館、雜誌和藝術學校的複雜配置,如此龐大而多樣,以至於無法一概而論—至少我並不打算這麼做。我在本書裡聚焦的,是那些自覺地在藝術與政治的交匯處操作的藝術家。即使在這樣的資格限定之下,我們仍需要做一些歸納。從20世紀晚期到21世紀的頭20年,我們見證了國際藝術界的興起,其中,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這個無所不包的詞彙,取代了後現代(postmodern)一詞,用於描繪數不勝數的美學風格與歷史,它們橫跨國際藝術創作的廣大光譜,相互接連、碰撞與結合。整個1990年代,雙年展開始在全球各個城市興起,從廣州、伊斯坦堡到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隨著這個藝術邁向國際展覽的取向盛行,隨之而來的就是助長當代藝術市場和藝術本身的大量資金。

然而,我已經提過,儘管本書意識到雙年展的激增和新全球藝術市場的崛起,但書中特別關注的是作品觸碰到藝術與政治交集的藝術家。儘管這些藝術家之中,有些確實與市場的基礎結構和收益流量相互牽動(確實是如此,即使是非商業性藝術的論述與空間,也無法全然不受巨額融資的藝術市場的影響),但這些藝術家創作時所處的環境,有著格外獨特的軌跡。

關注人群與社會的行動藝術 社會美學啟動結構連結

其中特別要提及2個突出的藝術生產,這2者是重要先例,影響了近來大多數的藝術和政治工作:社會美學(social aesthetics)與戰術媒介(tactical media)。社會美學關注的是人(因此是透過人而生的政治),而戰術媒介則只將藝術視為擾亂權力的工具。社會美學多半與行動主義的關係較不明顯,而戰術媒介則是擁抱自身昭然若揭的行動主義基礎。這是2股不同的藝術運動,但都感興趣於把藝術帶進整個世界,並使用一般人可以理解的語言訴說。正是這個共同的取向,使得這2個路徑對理解現今運作中的藝術與政治至關重要。

社會美學興起於1990年代中期。此時,藝術一下子變得更側重社會性和人際關係,毫不懼怕無形與即時的呈現。這是行動的藝術。這是涉及人群的藝術,且並非總是發生在博物館裡。這種藝術創作者的靈感來自於對大眾文化的高度質疑感受,故而強調的是即時的、個人的以及有時是政治性的層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