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中國大陸無預警宣佈暫停進口台灣釋迦與蓮霧兩款水果,台灣政府在獲悉消息時曾表示,在九月底前,若中國方面沒有正式回應,將考慮尋求世界貿易組織(WTO)解決。
台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日(10月1日)在台立法院向媒體證實,因為未收到中國海關正式回應,已經將申訴書送抵日內瓦的台灣駐WTO代表處,預計11月會向WTO的食品安全檢驗及動植物防疫檢疫(SPS)委員會例會提出申訴。
大陸國台辦之前一再強調,暫緩台灣水果進口純粹是防範蟲害,保護大陸農產品,與政治無關。
分析稱,聯合國和世貿這樣的全球巨型組織,仲裁機制日漸式微。以WTO為例,近年來在處理會員國貿易爭端,都因體制官僚化以及政治因素,造成相關申訴裹足不前。因此,台灣向WTO申訴可能是仿效澳洲投訴中國,以申訴做為談判籌碼,向北京施加談判壓力。但是從中方的強硬外交戰略以及兩岸的緊張關係判斷,中方是否會與台灣就水果禁令坐上談判桌仍是個大問號。
台灣的申訴理由
台灣媒體報導稱,此次申訴若如期遞出,將是台灣首次就農業貿易問題,在WTO提出爭端解決的要求。
台灣農委會之前向台媒說,中國海關禁止台灣水果進口,「涉違反不歧視原則,超過保護標凖,且似未公布相關法規,可能違反SPS協定條文。」其中提及的相關條文包括,第二條基本權利與義務,以及第五條風險評估及適當的檢驗或防疫保護水凖的決定。
台灣農委會說,將比照澳洲向WTO申訴案例。
根據WTO程序,有會員申訴後,首先會是30至60日的要求諮詢階段,投訴方可以要求設立委員會,委員會召開聆訊、搜集證據並就爭端作裁決,由搜證到有結果,過程大約需時180日。然後該委員會作出決定。
委員會的決定只有在所有成員國同意的情況,才可以推翻,否則將自動生效。
申訴耗時耗力,即使申訴成功在執行上也有困難,這逐漸讓WTO仲裁的效力式微。許多國家都選擇通過政治談判解決類似貿易糾紛。
申訴是為了開啟談判?
以澳洲與中國的貿易糾紛作為比較,今年中,澳洲政府對中國祭出的葡萄酒反傾銷稅,向WTO提出申訴,此案至今仍在審理中。
當時澳洲外交部長佩恩便公開表示,提出這樣的申訴才能「促進兩國雙邊會談」。
換言之,在WTO提出的申訴,是用來當作政治談判施壓的籌碼,大於實質要求對方接受仲裁。亦即世貿仲裁機制會成為一種外交施壓,迫使對方進入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