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觀點:菜市場離政客很遠─不知米價的政策其來有自

2018-02-16 06:30

? 人氣

前總統馬英九循例住家附近的興隆市場買菜,不為拉票而為拜年。(甘岱民攝)

前總統馬英九循例住家附近的興隆市場買菜,不為拉票而為拜年。(甘岱民攝)

我喜歡逛菜場,沒錯,我喜歡逛的,就是鬧哄哄的傳統市場,尤其喜歡逛農曆年前的傳統市場。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因為從來不信君子遠庖廚的鬼話,所以,多年來必須上市場買菜;上市場買菜,就得多逛逛,尋尋覓覓要採買的菜色,逛得越多,樂在其中,也越能貼近尋常百姓的生活和喜怒哀樂。

傳統市場好比民生經濟的晴雨計,它,講述的是小老百姓的生活故事,這些生活故事,有溫度,有洋蔥,還有別處沒有的人味兒。

2018年2月9日,台北市長柯文哲凌晨前往萬華的魚類批發市場與第一果菜市場視察(方炳超攝)
2018年2月9日,台北市長柯文哲凌晨前往萬華的魚類批發市場與第一果菜市場視察(方炳超攝)

好久沒見著賣魚的攤販了,隔壁賣鍋碗瓢盤的小販說他出了車禍。再過了大半年,賣魚的攤販,依舊嚼著檳榔,舉步蹣跚地重現江湖,老婆依舊不離不棄地在一旁殺著魚...

再過去一點,叫賣水果秀龍刺鳳的年輕人消失了一段時間,問將起來,老闆說小夥子回老鄉下奉子成婚了...

佝著腰的老婦,一邊掏著零錢,一邊和我訴說著困擾他多年的腰疾又惡化了,過完這個春節,大概也得告別賣菜生涯了...

賣牛肉的老鄰居攤商,姊弟齊心經營半個世紀,如今,下一代陸續接了手,店面也多了些文青風,沒少的,是厝邊的人情和小的折扣優惠.....

賣豬肉的小倆口,圍著圍裙、持著屠刀,忙著切肉攪肉,嘴裡從來沒閒著問候張婆婆李阿姨,見到我走近攤子,忙將我預訂的豬腳豬肚,仔仔細細地打包好,扣掉了零頭,也不忘說聲新年快樂....

也不知道是為什麼,同樣是豬肉攤,同樣是雜貨店,我總喜歡光顧那些孩子跟在父母親旁幫忙做生意的攤商,我總覺得,從小能夠體會父母辛勤持家,幫助家計的孩子,值得多些鼓勵,多給他們一些機會。

當然啦,這種鼓勵還是有選擇性的,我選擇那些臉上帶著笑容,歡歡喜喜幫忙的孩子,至於那些皺著眉頭,一副心不甘情不願的孩子,儘管跟在父母親一旁照顧生意,卻不是我選擇的對象。

綠委蘇巧慧與吳秉叡今上午赴樹林濟安宮與保安市場,發放新春小物。(蘇巧慧辦公室)
綠委蘇巧慧與吳秉叡今上午赴樹林濟安宮與保安市場,發放新春小物。(蘇巧慧辦公室)

這些年,傳統市場裡,不論是通化街菜市場、剛剛拆除的成功市場,或是永和頂溪捷運站一旁的市場,甚至是士林的夜市裡,都多了好些外配的臉孔。她們操著越南腔、印尼腔的國台語,叫賣著,也學會了在地人討價還價的功夫,俐落地秤斤秤兩,甚至還會跟一旁的攤商打情罵俏,幹譙一二呢!外配"侵入"傳統市場,反映了台灣底層婚姻結構的變化,反映了台灣長照的困境,也悄悄地改變了許多台灣小吃的風味。

台灣的政治人物,奉行君子遠庖廚的古訓,幾乎都不上市場,也不逛市場,只有逢年過節和選舉前,才會帶著助理,穿著背心,跑到菜市場拉票拜票。正因為政治人物平日不上菜場,食米不知米價,遑論識得人間愁滋味,也因此,他們研擬出來的民生政策,往往弄得民不聊生,增添人間更多愁。

咱們的政治人物,多半只會在冷冰冰的統計數字和民調數據裡尋找答案,卻不懂得走進群眾裡,走進菜市場,走進基層百姓的生活裡,感受尋常百姓的溫度。正因為如此,民主化後的台灣政治,冰冷而沒有人味,一如擺放在里長辦公室門口、藍綠政治人物找人代筆、任人隨意取用的印刷春聯。

菜場,離我們很近,離政治人物很遠;政治,離我們很近,政治人物卻離我們很遠。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朝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