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食物狂熱的真相與代價:《「矽谷製造」的漢堡肉》選摘

2021-11-27 04:40

? 人氣

由於真菌已在人類的飲食中存在數百年,要將真菌加進我們的晚餐,當成替代的蛋白質來源,其實不需要太多心理建設。(示意圖,pixabay)

由於真菌已在人類的飲食中存在數百年,要將真菌加進我們的晚餐,當成替代的蛋白質來源,其實不需要太多心理建設。(示意圖,pixabay)

從電池到雞胸肉

直到幾年前,都還沒幾個人知道「菌絲」是什麼東西,但其可是市場上第一種非大豆人造肉「Quorn」的原料,此外,和動物相比,這也是人類第一次開始攝取來自單細胞生物的蛋白質。製造這種酷炫食物的歷史源自一九六○年代,當時認為由於世界人口逐漸增加,人類將會面臨蛋白質短缺,那時候預估的人口極限是三十億人。科學家在檢視數千種土壤樣本後,終於選定一種屬於鐮孢菌的真菌「Fusarium venenatum」,只要提供碳水化合物,真菌就可以在培養槽中發酵,並變成可以食用的「真菌蛋白」(mycoprotein),一公克的真菌幾天之內就能變成一千五百噸。但是之後又要再等十年,才成功把真菌蛋白調整成適合人類食用的食品,而且 Quorn要一直到一九八五年才開始在英格蘭銷售。這種冷門的食物蹣跚走過數十年歲月,有些消費者曾出現過敏及腸胃方面的問題,就和某些人對雞蛋、乳製品、大豆的反應一樣,但現在一切都不同了。二○一八年時,Quorn 出品的「類雞塊」在克羅格(Kroger)超市的素食區中是銷售最好的產品,這個連鎖超市集團在全美擁有超過兩千七百家分店。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真菌蛋白是蘑菇的親戚,屬於真菌王國總計約一百五十萬種物種的一員,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想像一棵百年老樹下方盤根錯節的根系,接著把比例縮小,讓樹根變得很細,如同樹枝上掛著的上千根觸鬚,這樣類似觸鬚的結構,就是菌絲的樣子,菌絲在森林中靠著樹木、土壤、昆蟲、及其他養分維生,因為真菌能夠分解森林地面上的物質,像是死掉的昆蟲或枯葉等,所以擁有「大自然清潔隊」的稱號。早在一九五七年《經濟植物學》(Economic Botany)期刊的一篇文章中,科學家就將真菌視為比藻類更有利用潛力的蛋白質來源,不過這兩種生物都常出現在科學家對人類未來飲食的想像中就是了。除卻 Quorn 的成功,沒有其他企業想過要發展菌絲的食物潛能好大撈一筆,直到最近情況出現改變。

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定義,如果你能夠從單一食物來源獲得每天營養需求的百分之二十,包括蛋白質、脂肪、維他命D等,這種食物就能算是「優質營養來源」,用菌絲製作的蛋白質符合這個定義,而且除了蛋白質之外,菌絲還含有複雜的碳,脂肪也很低,並富含抗氧化劑、鈣、鎂、成人必需的九種胺基酸,其蛋白質消化率校正之胺基酸分數(protein digestibility–corrected amino acid score,PDCAAS)則為零點九九,高於牛肉的零點九二。PDCAAS 是一種根據胺基酸及人體消化能力,來測量蛋白質品質的指標,雞蛋的 PDCAAS 為一,雞肉為零點九五,而蛋白質含量從百分之四十至六十不等的藻類則更低。此外,由於真菌已在人類的飲食中存在數百年,要將真菌加進我們的晚餐,當成替代的蛋白質來源,其實不需要太多心理建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