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末至1942年初,西方同盟遭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後一次慘重的失敗。2月15日,英軍在新加坡無條件投降,3月7日,又棄守仰光……日軍已經佔領了除緬甸以外的整個東南亞,仰光失守後,緬甸全境陷落已不可避免。然而,此時日軍的進攻速度突然慢了下來,仰光失守後的數周內,穩定緬甸戰線的努力似乎還有一線希望,但幻想很快就破滅了。就在此時,曾經在中東地區組建過兩支特種部隊的溫蓋特上校奉命調往緬甸,去組建一支新的突擊隊……(註1)
此部隊為英國在緬甸成立的特種作戰部隊,由曾經在中東地區組建過2支特種部隊——「夜間別動隊(Night Special Squad,為中東地區猶太武裝組織,註2)」與「基甸部隊(Gideon Force,由衣索比亞皇帝海爾.塞拉(1892~1975)衛隊改編而成的北非英衣聯軍,註3)」的英國上校(日本紀錄為准將)奧德.溫蓋特(Orde Wingate,1903~1944)負責訓練、指揮,正式番號為:第77印度步兵旅(77th Infantry Brigade)。
全旅總兵力超過3000人,由3個步槍營和主要負責突襲和拆卸裝備的第142突擊連(特務連/Number 142 Commando Copmany)組成。在編制上被分成2個小組,第1組轄4個廓爾喀縱隊(中隊/支隊)、第2組則轄3個英軍縱隊。其實編成之初有8個縱隊,在緬甸接受叢林特種作戰的訓練中,有1個縱隊的兵力遭到淘汰,只剩7個突擊縱隊,但番號並沒有縮減變更,因此外界仍以8個縱隊來看待,每一個縱隊約有400多名官兵和90頭騾子(註4)。除了上述部隊外,還有1個旅通訊分隊與1個皇家空軍聯絡組,負責組織和指導空投補給。(註5)
最初奧德.溫蓋特以放置於緬甸佛塔門口一種獅身神獸(獅鷲)——「欽泰(Chinthe Or Chin-thei)」來為部隊命名,在緬甸神話中:「欽泰/特(擒敵,獅子的緬語發音)」擁有一頭飄逸的火焰形狀的鬃毛,是一種既能在天空翱翔和地上飛奔,更善水中遨遊的飛禽走獸之王。但卻被溫蓋特錯唸成了「欽迪特(Chindit)/欽德特」,之後人們便沿用了這個錯誤來稱呼這支特種部隊。(註6)
「欽迪特部隊」組成之初,日軍尚未攻陷緬甸全境,因此「欽迪特部隊」的訓練中心——叢林作戰學校(The Bush Warfare School)——就設於英軍位於眉苗(Maymyo)的基地內,眉苗舊譯為:眉繆或梅苗,緬甸軍政府掌權後在1989年將此地重命名為「彬烏倫(Pyin Oo Lwin)」。彬烏倫是緬甸曼德勒省一個風景秀麗的山城,海拔約1000公尺左右,氣候涼爽宜人,距離曼德勒以東約67公里。「欽迪特部隊」與美軍在1943年組建的「麥瑞爾突擊隊(麥瑞爾的打劫者/Merrill`s Marauders)」同為「長距離滲透敵後作戰的特殊部隊(Long-range Penetration Groups/Un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