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香港與台灣的新聞媒體文化都造成顛覆性衝擊的香港《壹週刊》日前宣布:3月14日再發行一期雜誌之後,就會放棄紙本出版,全面轉型成為網路新聞媒體。
世界各國的新聞報刊對於要不要停發紙本,多年來掙扎不停。香港《壹週刊》當然不是第一家停發紙本的新聞報刊,更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家。這個發展符合大勢所趨,本來是傳統新聞媒體崩毀的必然過程,但是發生在香港《壹週刊》仍格外令人感慨。
香港《壹週刊》開創於1990年,2001年衍生出台灣《壹週刊》。八卦新聞變成了今天香港與台灣新聞報導中的重要組成,要分析原因,兩地《壹週刊》的持續推動,絕對「功」不可沒。靠著狗仔與八卦,《壹週刊》撐起一家風光的傳媒。儘管如此,當科技的浪潮來臨,傳統新聞媒體都將難以為繼、遭遇崩毀,即使《壹週刊》也不例外。
傳統新聞媒體是一門獨特的生意,販售的產品是新聞等情報,但是主要的成本來自於發行與流通。當代西方新聞媒體的最早形式是手抄的單張或小冊,內容有的是新聞,有的是意見,發行量都不大。在這個時期,只要願意花時間抄寫,每個人都有機會當報紙發行人,至於發行量或影響力,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到了19世紀末期,開始出現發行量上萬的報紙,新聞媒體成為一種商業。一方面有發行與廣告收入,但同時印刷與發行流通的成本也大幅提升。於是報紙等新聞媒體開始出現市場進入門檻,不再是人人都可以進入的領域。德國大哲學家哈伯瑪斯對此深有感觸,認為這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
傳統新聞媒體的特色之一,正是「流通經濟學」。新聞內容流通至社會大眾的高成本,決定了新聞媒體的面貌。
對報紙新聞來講,流通成本是印刷與派報的費用。送一份報紙到訂戶家中的費用,其實還高於報紙的售價,這也是為什麼過去的報紙一定是各版一起統售,即使很多讀者明明只看政治版或是娛樂版,但是就算願意只訂自己想看的半份報紙也無法獲得訂費的任何折扣。反觀今日,許多的報紙開始經營網路電子報之後,把電子報設計得跟紙本高度類似,忽略了紙本報紙的面貌乃是受限於流通成本,而不是配合讀者的需求。由此可知,傳統媒體的經營者只習於蕭規曹隨,沒能明白深層因果。
在傳統報紙時代,高昂的流通成本,使得成立傳統新聞媒體的門檻變高,有限的新聞媒體於是成為了新聞情報的珍稀提供者。在這種時代,想要成為優秀的新聞記者,首先必須獲得進入新聞媒體服務的機會。新聞媒體與報導的數量都相對有限,所以可以待價而沽;新聞記者的職位供不應求,所以受人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