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走走》影評:她講了一個如此平常的故事,平常到每個人都看見了自己

2021-12-15 10:00

? 人氣

《美國女孩》劇照,這是一個家常故事,也讓每位觀眾看見自己。(傳影互動)

《美國女孩》劇照,這是一個家常故事,也讓每位觀眾看見自己。(傳影互動)

文/地底人

心理學家族治療大師薩提爾(Virginia Satir)有個著名理論,他以「冰山」比喻人的行為,人與人之間會溝通不順,是因為隱藏的情緒、價值觀和自我感知過於龐大,外在行為卻像冰山一角只露出些許端倪,他人無法理解水面下真正想說的話,誤解於焉而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美國女孩》主角少女芳儀在與媽媽爭執時,我彷彿就看到了薩提爾理論的那幅冰山。芳儀一家四口擠在老公寓的侷促空間內,母女言談隨時要迸出火星,生活劇變的熾熱表象下,這家人反而成了一群冰山,在台美之間的太平洋上漂流,彼此追逐、磕碰,難以靠近。

一、

第58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頒給了《美國女孩》的導演阮鳳儀,她以自身小留學生的經驗為本拍下這部自傳式家庭片,敘述少女芳儀自美返台的不適應,以及和罹癌母親莉莉彼此的不解與衝突,爸爸宗輝與妹妹芳安夾在中間無所適從,死亡陰影籠罩的家再不能安頓身心,屬於美國的美好記憶還在不斷提醒現實的苦,讓小小家庭更難招架。

電影最明顯的優點在於場景無可挑剔。背景設定於2003年SARS流行期間的台北,噴酒精、戴口罩乍看還以為才去年的事,但80後、90後初期的觀眾一定一秒就認出,片中環繞女孩的《玩偶遊戲》漫畫、周杰倫與蔡依林早期歌曲及5566等偶像團體,是屬於我這一代青年的集體記憶。

文化icon容易重現,生活則不。此片另一處值得讚嘆的功夫在於家庭什物的精準歸位——玄關狹長,陽台是公寓最明亮的一片,鐵窗則又禁錮視線;藤椅沙發的凹洞紀錄臀型,讓人感到「刺刺的」卻始終沒被換去,一切果真復刻了台灣普通人家居的身體記憶。據說大部分物件都是劇組人員自己提供,作為散景,沒有喧賓奪主的意圖,既平實又對味。

對白也節制。台灣影劇近年的劇情、演技、特效等不斷進步,唯獨台詞與發音常常令人出戲。本片語言雖是中英交雜卻毫無冗詞,演員口條也順耳生動,沒有一絲唸稿跡象。台詞少了說明式的過多資訊,壓抑與爆發反而更在節奏上,情感收放合理合宜,更符合自傳故事的味道。

於是,這下子,就沒有任何理由從揪心的劇情分心了。場景與對白的自然堆疊烘托出故事勁道,真誠的鏡頭裡,觀眾每每忍不住內心驚呼:「這就是我的家!」「這就是我家人會吵的架……」自第一幕到最後,我也自然而然被拉入這家人的掙扎和爭執,就算沒有類似經驗,仍能跟著芳儀體會成績落後又被同儕嘲笑的怨,也跟著莉莉感受抱病怕死、被孩子衝撞的怒,在熟悉感包裹下,家庭內的高張力時刻被放到最大,最溫暖的家成了最難待的地方,親情的矛盾羈絆因而完美重建。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世界走走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