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平均GDP破3萬美元、經濟成長率抵11年高點、台股也創新高聲中落幕,大部份展望今年經濟情勢,都還算是看好、正面,不過,今年已不可能再有去年的高成長,倒是要面對幾項風險因素。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掉入衰退,號稱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差的一年;但拜各國快手快腳研發出疫苗並開始注射之賜,在各國(主要是先進國家)疫苗注射率拉高、經濟解封、各國政府的撒幣寬鬆、加上壓抑1年的消費需求等大爆發,去年全球經濟大幅反彈復甦,依照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預估成長率高達5.9%,遠遠超越2020年的衰退3.5%。
因此,不論從數字上看,或是與2020年的感受比較上,縱然因變種病毒影響讓經濟浮沈起伏,但整體來看,對許多國家而言,去年都堪稱「經濟好年冬」;台灣去年6.09%的成長率(官方預測值),固然是表現亮麗,同為四小龍的星、港,在經歷2020年的嚴重衰退後,去年也大反彈,星國成長率高達7.2%、香港也預估超過7%。連大型經濟體的中國成長率亦可望達8%、美國有6%、歐元區5%。
不過,今年的經濟已經再無去年「低潮後大反彈」的紅利挹注,算是逐漸回歸基本面,各國也不太可能再出現去年的高成長數字之外,同時要面對與克服幾個風險。
最大的風險當然是疫情再起的風險,新冠算是史上最難纏、糾纏世人最久的病毒之一,從2020年至今,各國都經歷了幾次疫情緩和後又再惡化,同時也看到變動病毒三番兩次的肆虐,不過,鑑於疫苗注射率越來越高(及加強劑)、變種病毒重症與致死率降低、各國因應疫情較有經驗、及社會與民眾的感受逐漸鈍化等幾個因素,今年疫情縱然未必就能消除,對經濟仍會有影響,但整體衝擊應該都在可控範圍內。
因此,今年最大經濟風險,應該是絕跡近40年的通膨再現。
即使去年還有一些爭議、討論,但現在各界對通膨重現應該都已無異議,一直強調通膨是「短暫現象」的美國聯準會,也認命的把「短暫」兩字吞回去,美國11月的通膨已經到6.8%,今年是否會下降、或甚至何時會下降,都有疑問了,原因是諸多不利因素匯集。
這些不利因素包括:中美貿易戰與供應鏈重組持續、疫情又擾亂供應鏈與貿易航運,全球的減碳進程可能帶來的所謂「綠色通膨」方興未艾,原物料大宗物資正逢多頭循環,原本「輸出通縮」有利全球物價穩定的中國,這方面的效益減低,反而是「有意無意間」,變成輸出通膨,讓美國吃足苦頭;當然,資金與貨幣政策的寬鬆、基本供需面的變化,都帶來通膨壓力。這些因素看來都不是短期可解決,最樂觀的看法是:只要供應鏈恢復正常,通膨就能消失,事實是否如此,有待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