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中國呢?所為何來?其實,所為者就是讓台灣的經濟與中國更進一步的「深度融合」。
對中國出口依賴度很快飆破5成,左右台灣經濟興衰
台灣對中國的出口占總出口的比例一直在4成左右,去年總出口近3200億美元,就有1300億落在中國,占比41%;如果拿掉關稅,台灣對中國的出口依賴度大概很快就會到50%以上,雖然不如加拿大對美國超過7成以上的出口依賴度,但這個比例已是足以左右台灣經濟的興衰。
說來諷刺,蔡政府上台後風風火火的搞新南向,要分散市場、「遠離中國」,但最後出口中國的比重卻比馬政府時代還高;更反諷的是台灣對中國出口依賴度從李登輝時代的3成不到,逐年上升到4成之高,是在扁政府時代。
原因在扁、蔡的政策固然反中、遠中,但卻未必對抗得了經濟力量。中國經濟量體一直增加,每年2兆美元的進口市場,也己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2大市場,近在咫尺的台灣,根據國際貿易「地心引力模型」,很難逃脫其吸引力。
對岸要考量的是:大禮與「窮台」政策衝突
只要中國經濟繼續成長、進口市場日益擴大,除非台灣產品在中國的競爭力日益下滑,市場被其它國家搶去,否則對中國的出口依賴度只會增不會減;如果再來這麼一個「超FTA」的國民待遇政策,結果不問可知。讓台灣經濟對中國的依賴度提高,當是北京所樂見的吧?
對岸唯一要考量者,恐怕就是:這個禮物是否送得太大了一點?而且恐怕與對岸的「窮台」政策相左。因為台灣不僅出口可成長、經濟上揚,投資也能增加,對解決低薪困境有幫助。某個角度而言,是幫忙解了蔡政府執政不利的經濟問題。
雖然好像天方夜譚,但還是可作作腦袋運動,想想萬一碰上無法拒絕的大禮時,台灣能如何因應?其影響又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