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過去了,讓人觸目驚心的是,出生人口居然只有15.4萬人,相較2016年,蔡英文總統執政至今,出生人口蒸發5.4萬人,大減26%,原因何在?
蔡總統上任之後,年年說要因應少子化,卻是年年減少新生兒(表一)。2017年煞有其事成立「少子化辦公室」,開一次會就停擺;蔡總統說林靜儀當選,中二選區生育率會大大提高,這麼厲害應該讓林靜儀當總統,只造福中二選區太可惜了。
民進黨會辯解「少子化是趨勢」,真正的趨勢是馬英九總統接棒的2008年出生人數19.9萬,到了他交棒的2016年增加到20.8萬人。馬總統讓出生人數增加5%,蔡總統卻是減少26%。
影響出生率的因素很多,但經濟絕對是關鍵。馬總統被嫌到沒一處好,呼吸都有罪,可是他任內出生人數還能夠增加;蔡總統把自己執政說得好棒棒,那為什麼勞工不敢生小孩?
本文先從一個面向來解析少子化:勞工實質薪資。養育小孩要花錢也花時間,現在年輕夫妻大部分是「有錢最多生兩個,沒錢一個都不敢生」,而蔡政府的施政是有利於出口外銷的製造業,而不利於以內需為主的服務業,這就影響了服務業勞工的生育意願。
從2016年5月到2021年11月,在蔡總統任期中,臺灣的製造業實質總薪資增加10.11%,而服務業實質總薪資卻是負成長 -1.1%。這個現象在2021年的疫情更為嚴重,從表二可以看出,2021年4月疫情出現破口後,製造業、服務業的實質總薪資成長率出現明顯的落差,服務業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相較於部分產業股價節節高升,服務業及其從業人員受三級警戒傷害更深,這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如果當年服貿過關,還會如此嗎?
臺灣「出口靠大陸」是不爭的事實,製造業可以靠出口大陸賺錢,服務業可不可以呢?民進黨說,不行。但所謂的ECFA服務貿易協定,是放寬陸資到臺灣投資,投資就必須挖角勞工;臺灣勞工有人搶,薪資自然提高,而臺灣的服務業老闆則必須面對陸資的競爭。
簡言之,服貿協議對服務業的臺灣勞工有利,對服務業的臺灣資方不利。就以當時常舉例的「觀光陸資一條龍」為例,就算陸資一條龍也只是讓大陸老闆賺走原本臺灣老闆賺的錢,但大陸老闆還是要請臺灣員工來做事,更多的資方競爭臺灣勞工,對勞工來說是有利的。
為什麼民進黨要為了保障臺灣資方的利潤,而讓臺灣勞工賺不到更多的薪水?這真的是民主政治的一個矛盾。至於說陸資來臺灣是「統戰」,那民進黨讓臺灣的出口依賴大陸不也是統戰嗎?
服貿協議觸礁,傷害了臺灣的服務業勞工,而服務業勞工的實質薪資減少降低了臺灣的生育率,這是蔡政府五年來「少子化惡化」的一部分原因。當年參加太陽花運動的學子,想必也有父母是從事服務業的,今天不妨捫心自問,父母們的處境,有變得更好嗎?
*作者為政治幕僚,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