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成功的人都喜歡早起!從夜貓子轉為晨型人的他揭最大好處,4步驟讓你無痛養成早起習慣

2022-03-13 10:30

? 人氣

養成早起的習慣,好處非常多。(圖/取自Pexels)

養成早起的習慣,好處非常多。(圖/取自Pexels)

如果沒有養成早起的習慣,自己肯定還處於那個熬夜成性、無精打采、忙忙碌碌、無所長進的狀態,不敢想像五年或十年後會成什麼樣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算算,至今我已經過了四年的早起生活,雖然每天叫醒我的不是夢想,但也不是鬧鐘,我是在完全獨立的情況下自然養成了早起的習慣。

這段期間看著五花八門的早起團、打卡團,各類早起課、監督群,我覺得有必要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或許對想要養成早起習慣的人有所幫助。

我的早起之路

堅持早起為我創造大量的可支配時間,生活狀態也發生巨大的改變,而且生理健康幾乎沒有受到影響,甚至變得更好了。

時間回到四年前,我和很多人一樣習慣熬夜,每天不過十二點是不會準備睡覺的。睡前我通常都盯著手機螢幕,直到實在無法支撐才睡去。那時我的身體和精神狀態不太好,早上起來迷迷糊糊的,白天也顯得無精打采。雖然我知道這種生活習慣不好,但實在是沒有多餘心力去對抗惰性。

對於早起的好處,大家都時所耳聞,也知道很多名人都有早起的習慣,例如:巴菲特每天六點四十五分就起床;賈伯斯每天六點左右開始工作;中國地產大亨潘石屹每天四點起床、六點開始晨跑,八點前開始工作……

我總是想,這些名人可不一般,我怎麼可能和他們一樣呢?早起,在當時的我眼中,完全是另外一個世界的事情,看看就罷了。如果有人跑來告訴我:如何用多個鬧鐘、如何早起打卡、如何相互監督……我一定無動於衷,我知道這種純粹消耗意志力的作法會很痛苦,多半也不會成功。直到我看到日本作家中島孝志寫的《四點起床:最養生和高效的時間管理》[1]這本書。

大概是因為「四點起床」讓我覺得有些誇張,於是產生一探究竟的興趣,結果書中的四個觀點讓我耳目一新。

觀點一:每天凌晨四點起床,把全天分成三個八小時。

第一個八小時:四點至十二點,用於完成過去的工作(或完成我們一天正常的工作);

第二個八小時:十二點到二十點,用來準備接下來的工作(也可視為多出一個工作日);

第三個八小時:二十點到隔日四點:休息(還是八小時沒變)。

每天四點起床,就相當於多出一個工作日,並且睡眠時間沒有減少。雖然這種說法經不起仔細推敲,但表面的好處還是讓人有點心動,畢竟只要改變起床時間,就能得到更多的時間,也沒什麼損失。

觀點二:有關睡眠的腦科學理論。

書中提到芝加哥大學的納撒尼爾.克萊特曼與威廉.德曼教授在實驗中發現,人的眼球會在睡覺的時候來回運動,根據這個運動規律發現了快速動眼期(REM,rapid eye movement sleep),之後則是深層、難叫醒的非快速動眼期(NREM,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