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優遠專文:流落街頭並非遙不可及的抽象概念

2022-03-20 07:00

? 人氣

新加坡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宜居城市」,租賃組屋的生活條件卻那麼糟,居民缺乏安全感和尊嚴,這些都是新加坡日常生活的現實。(資料照,美聯社)

新加坡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宜居城市」,租賃組屋的生活條件卻那麼糟,居民缺乏安全感和尊嚴,這些都是新加坡日常生活的現實。(資料照,美聯社)

人是非常擅長適應的生物。儘管很多人的願望是搬出租賃組屋,不過大部分還是將就地住在裡面,並設法營造出家的感覺。對於經歷過無家可歸的人,擁有一個可以隨心所欲睡覺、煮飯、覺得安全的地方,就算是進展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有些人聽到我的研究,會說:至少他們不用流落街頭。此話的確沒錯,也絕非不重要。儘管如此,這種居住環境並非一般現代新加坡人的生活。住在租賃組屋的低收入者有重要的需求未能獲得滿足。要了解這點,我們必須從當代新加坡的社會環境來檢視這些房子。

整體而言,受訪者居住的租賃組屋以及建屋發展局的公共組屋周圍都是自有住宅。自有住宅的坪數較大,所以不會顯得那麼密集。自有住宅和公共組屋的公共區域,例如走廊和底層,尤其比較老舊的街區,差異十分顯著。前者較為清潔、明亮、寬敞。租賃組屋的居民每一天都能看到他們的住家和一般大樓不太一樣。

生活在當代新加坡,我們被消費主義包圍,隨處可見大型購物中心、廣告和攜帶名牌商品的人:從背包到運動鞋、從皮包到手機。搭乘捷運通勤時,我們會發現很多車站都連接購物中心。一位單親媽媽告訴我,她很怕經過她家附近的購物中心,那間購物中心正好和離她們家最近的捷運站相連,因為她六歲的女兒會要求她「買這個、買那個」。在手頭拮据的情況下,置身於這種消費主義環境,彷彿在不斷提醒她無法滿足孩子的願望。

許多受訪者從事服務業,例如居家打掃、在加油站當服務員,或是旅館、購物中心、大樓的清潔工,不然就是負責送餐、搬家或擔任收銀員。他們每天與比自己有錢的人接觸。在這些環境下,收入較高的人對低收入者經常視而不見,但是對於服務別人的人來說,低收入者顯然不可能無視對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有時得跟著無法請人帶小孩的父母一起工作;我遇過一對母女,媽媽有時會帶小女兒一起打掃房屋,她的媽媽告訴我,他們去監獄探視女孩的父親時,小女孩會向父親描述大樓裡的游泳池。無論是成年人或孩子,都清楚感受到自己擁有的東西比別人少、感覺自己不如人。

社會規範具有強大的影響力。我們往往認為自己獨立思考,也能決定要做什麼、然後就去做。事實上,正如我在早期和最近研究中發現的,我們對於未來的可能性、欲望、自我的概念,都深受環境影響。在新加坡,很多人相信生活要依循單一的「正常」路徑:念書、取得文憑、找到好工作、存公積金、認識結婚對象、排隊申請購買組屋、每月把一部分薪水轉到公積金帳戶支付房貸、登記結婚、舉行婚禮、搬進組屋、生兩到三個孩子、照顧年邁的雙親。這些規範之所以出現,是來自於新加坡人研議的政策法規、來自於不同層級的政府機關,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各種互動。多年下來,這樣的互動不斷重複,使我們開始相信並接受這個過程和路徑是「正常的」做法。正如中產階級新加坡人告訴我的,這就是「正常的新加坡模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