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除了嘲笑,這些政策也對韓國人產生了切實的影響。
例如,一些父母試圖欺騙出生登記系統,因為他們擔心12月出生的孩子在學校會處於不利地位,進而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加被動。
在新冠大流行期間,衛生部門交替使用國際年齡和「韓國年齡」來設定接種疫苗的年齡,導致了很大的混亂。這也促使一些人呼籲將年齡標準化。
李先生早些時候還強調「韓國年齡」帶來了「不必要的社會和經濟成本」,他提到了一樁法律案件,由於額外工資和退休的年齡定義混亂,該案件一直上訴到最高法院。
放棄傳統?
這並不是韓國官員第一次試圖提出統一的年齡計算方法。
2019年和2021年,也有兩名議員提出了類似的法案,但未能在國會上簽署成為法律。
雖然從行政角度上贊同這一方案,但專家們對新措施對韓國社會的意義存在分歧。
檀國大學東方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張玉成(Jang Yoo-seung,音譯)對BBC說,「韓國年齡」是傳統的反映。
「我們的社會似乎不太擔心放棄傳統的問題。我們是否面臨著放棄自己的獨特性和文化,變得更加單調的風險?」
但是他們都同意的一件事是,即便國際年齡被採納,無論是官方還是非官方人士都不太可能很快就停用「韓國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