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位未定論」最近又攪動一池春水,有老同學講起來義憤填膺,我勸他「走一趟汐止忠順廟」。
忠順廟供奉主神是保儀大夫,相傳是唐朝的張巡(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城壯烈成仁)死後追封。而我特別提出汐止的忠順廟,不是著重其信仰,而是它的特殊歷史。
走近汐止忠順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它的紅色鳥居,原來它在日據時期是汐止神社,進入廟前公園看到鐫刻「忠順廟」三個大字的石碑,題字人是已故副總統陳誠(題字時職務應為臺灣省主席),可是走近仔細看,「忠順廟」三個金字下面,仍清晰可見「汐止神社」四個字的遺痕,進入廟前埕場的道路旁都是日式石燈,廟本身則沒有任何日本味,因為是1990年重修。類此日中/日台要素混雜的寺廟其實不少,但我要說的是汐止忠順廟的由來:
最早這裡不是廟宇,而是水返腳(汐止清代舊名)首富蘇家大院,當年日軍從基隆登陸進入台北城之前,日軍統帥能久親王選擇這裡當他的駐蹕居所。後來能久親王死在台南,一說是病死,一說是被農民襲擊致死,無論如何,日本殖民政府將蘇家大院改為「能久宮」,後來又改為汐止神社。
這中間又有一個故事:能久親王住進蘇家大院時,蘇家的族長蘇樹森給親王上了一份效忠書,全文如下:
敬稟者,水返腳蘇樹森,嘗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台灣一島既屬日本管轄,森等自是日本人民,大軍到此,盡竭力周旋以報效
伏念我大日本皇帝,威勝五霸,明繼三王,保赤於誠,求養兵士於心,服施仁載義,扶弱挫強,以此制敵。敵不推以此,圖效何功不克,自大軍到基隆以來,森等百姓皆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來到水返腳。
森又派人引導大軍,於先路台北一帶地方,可做大平之賀矣,惟聞台南林朝棟及丘逢甲、劉永福等,駐紮兵勇五六十管,開鑿地道以阻天兵,未知果否,森亦派人到新竹縣窺其勢,日後再稟報。
但願我軍預先設法提防,庶為萬全之計,伏乞。
親王殿下兵馬大元帥 施行切叩
寫出這樣一份效忠書,當然是漢奸囉,是嗎?
可是如果我們把自己放在蘇樹森的位置,你能怎麼樣?執干戈以衛家園嗎?伺機刺殺能久親王嗎?在食物中下毒嗎?
他有一大家子男女老小要顧,即使顯露一點不順從的神色,恐怕都會引來大禍,你要他怎樣?
我跟老同學說「走一趟汐止忠順廟」,其實不待他去,我當時就說了前述這些故事。然後我向他推銷我一貫主張的「揚棄統治者史觀,代之以民生史觀」。
簡單說,台灣地位的爭議就是統治者史觀,統獨爭議也是,而烏克蘭戰爭開打以來,看見大家隨著媒體報導,熱烈討論「誰贏/誰輸」,實有無限感慨,那些都是「統治者史觀」,誰說烏克蘭人民只有選擇「奮勇抗俄」的選擇?統治者不曾努力避戰,又有什麼資格要求人民為他而戰?
再回頭來說忠順廟的供奉主神保儀大夫,由於他是張巡死後追封,國民政府來台後,當然鼓勵奉祀張巡,因為他是忠勇不屈的典型,此所以陳誠願意幫忠順廟題字。但若陳誠知道那塊石碑上的「汐止神社」鐫刻字跡仍在,肯定大怒,更會有人倒楣——這又是統治者史觀。
事實上,保儀大夫在閩南民間的「神格」,有著斬鬼、除瘟的職能。新冠肺炎已經肆虐地球兩年多,台灣這一個月來更是風聲鶴唳,民眾期待神祇除瘟才是主流民意,政客們體會民意,不要揣摩上意才是「民生史觀」。
*作者為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