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權威的喪失與平信徒的崛起:《覺醒》選摘(2)

2022-06-20 05:10

? 人氣

數世紀以來,歐洲的教宗掌握國家的財富與權力,直到14世紀開始出現許多問題,全力開始轉移。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數世紀以來,歐洲的教宗掌握國家的財富與權力,直到14世紀開始出現許多問題,全力開始轉移。示意圖。(資料照,美聯社)

1350至1600年間,基督徒有一些新作風在歐洲散播開來,而且遠遠散播至歐洲以外。這些作風有一部分是回應了教宗聲望持續萎縮以及神職人員階級越來越與世隔離的情況。世俗統治者此時也正在取得權威,發展著更有效的收稅方法,利用大學訓練的律師們來營運官僚體系,並擴展其軍隊。這就使權力平衡從教宗和神職人員這邊倒向了帝王之手,並讓新的神學運動和平民主義運動得以展現。一如往常,地圖顯示了這種權力轉移。儘管1375年的加泰隆尼亞地圖集(Catalan Atlas,見頁567-568)把各王國的名稱放在了不明確的地區,但1個世紀後,爾哈德‧愛茨勞普(Erhard Etzlaup)的歐洲地圖就以不同的顏色來界定每個國家。可以說,在西方思想史中,「新教統治者、天主教統治者和地方團體對宗教強化了世俗面控制」的重要性,並不亞於16世紀時各路新基督教以「宗教改革」這種名號興起一事。1300至1500年這段期間,歐洲人有了更多機會來開展自己的精神抱負,而宗教信仰可以表達的方法也大幅多樣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2個世紀裡,宗教面對不斷變遷的社會狀態所做出的回應,其廣泛程度絕對可以視為「西方心智重新覺醒」歷程的一環。反而是宗教改革運動藉著重新施行獨裁主義基督教,尤其是重新主張奧古斯丁神學,才反轉了這個過程。這段歷程會分為兩階段來探討:首先,來談一段15世紀世俗主動權興起的紀錄;第2階段,則會在後面的一個章節談宗教改革(見第24章)。

依諾增爵三世統治期間(1198-1216年),教宗的皇權達到了頂點。到1300年時,就開始下滑了。13世紀晚期統治者和教宗之間最戲劇化的對峙,發生在教宗波尼法爵八世在位期間(1294-1303年)。波尼法爵八世似乎是擠走了脆弱的方濟各會教宗策肋定五世(Celestine V),並在策肋定退位的僅僅一天後就當選了。他的合法性因此令人起疑,而那些謠傳他對男童和女人都慾求不滿的謠言,又進一步孤立了他。然而,激起敵人憤怒的,其實是他聲明自身權威的方式太冒失。他對羅馬權大勢大的科隆納(Colonna)家族發動復仇,把他們推向法國國王腓力四世那邊;此人早就為了法國神職人員的特權,以及自身對教會財產及收入的權利和波尼法爵八世有所爭執,而且此時正在摧毀聖殿騎士團(Templars)這個軍事修會。

事實上,腓力四世正在跨越一般所公認的、君王與教會對等的合法權力,而這標記了世俗信心崛起的關鍵時刻。波尼法爵出於報復,於1302年發布了一份教宗詔書,《獨一至聖》(Unam Sanctam),甚至超越了當年額我略七世、「克來爾沃的伯爾納鐸」和依諾增爵三世的絕對主義;他更進一步主張,在宗教和世俗問題上若不承認教宗的權威就會下地獄。憤怒的法國人要求開會罷免波尼法爵,獲得了巴黎各主教、大學神職人員、巴黎聖母院地方分會、道明會以及大部分方濟各會成員的支持。義大利這頭,膽子大起來的科隆納家族,在法國間諜的協助下,突襲了波尼法爵在阿納尼的宮殿,還俘虜了教宗好幾天。皇宮今日仍屹立原地,而七百多年前教宗在這場後來稱作「阿納尼掌摑」(Schiaffo di Anagni)的事件中遭貴族夏拉‧科隆納(Sciarra Colonna)攻擊的那間房間,也依舊未變。不管是因為自然因素,還是因為受到極度羞辱之苦,教宗波尼法爵沒過多久就在羅馬過世了。1308年時正在編寫《神曲》,且之前在教宗勢力掌控佛羅倫斯時被逐出故鄉的詩人但丁,則是幫波尼法爵在地獄弄了個位子作為報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