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雖然強調重用讀書人,但因為軍務繁忙,除了在975 年(開寶八年)確立「殿試」制度外,他對科舉的發展和改進其實沒有很大建樹。太宗繼位後,將十國(902~979) 最後一個割據政權北漢(951~979) 消滅,打算進一步收復還在遼人手中的「燕雲十六州」,統一中國,於是更需要大批人才協助統治。此外,宋代立國時內有軍閥割據、外有契丹威脅,權力受到很大挑戰,故必須扶植一個親己的精英集團與之對抗,強化中央集權和提高君主威望,主張「賢治」的讀書人正適合這個需要。他們在五代軍閥擅權中久被忽視,無法與王權對抗,加上儒家一向提倡忠君愛國,新興的宋王朝乃利用科舉將其納入國家官僚機構內,以榮譽、權力和重酬來籠絡這些精英,鞏固統治。
求治心切的太宗,在即位後第一次舉行的科舉中,親自到大殿出題覆試,選拔了呂蒙正及以下一百零九人為進士;過兩天再覆試其他各科,賜二百零七人「及第」及一百八十四人為「出身」。當時宰相薛居正(912~981) 便說:「取人太多,用人太急。」太宗對這一榜的重視,可從其賞賜中窺見:賜新及第進士諸科各人綠袍、靴笏,御前「釋褐」(脫去布衣換穿官服)之禮,由此開始;又在皇家寺院「開寶寺」賜宴,皇帝親自作詩兩首相贈,開進士賜宴賜詩的慣例。事實上,跟前朝相比,太平興國二年這一榜是唐宋科舉史上的巨變,進士科人數激增,從此以後,朝廷賜予科舉的封號等級愈來愈高,制度更趨完備成熟。
「龍飛榜」是太宗延攬的第一批輔助國家統治的讀書人,日後自然必加大用,呂蒙正適逢其會高中狀元,從此官運亨通。宋代經科舉入仕升至宰相的人很多,但自太祖建隆(960~963) 至高宗紹興(1131~1162) 末年的八十四名狀元裡,只有呂蒙正、王曾、李迪、宋庠、何㮚(1089~1127) 及梁克家(1128~1187) 六人拜相, 而其中又只有呂蒙正曾三次入相。呂蒙正登第後八年已為參知政事, 後來只有「恩榜狀元」董德元(1096~1163) 一人可比;而呂蒙正任參政後五年再拜相,當時太宗即因其太年輕和升遷太快,於是借開國元勳趙普的威望為首相坐鎮,協助呂蒙正,這些均可見太宗對呂蒙正的重視與其升遷迅速的關係。
自太宗大力提倡科舉後,社會上有才能者都投身其中,希望藉此進身統治階層,一展抱負,奪取榮譽、特權和財富。發展下來,宋代特別多「衣冠盛事」,即父子、兄弟或家族多人得意於科場。著名的如陳省華(939~1006) 三個兒子陳堯叟、陳堯佐及陳堯咨(970~1034) 皆登進士第,而陳堯叟和陳堯咨更是狀元。父子狀元及第者有三家:張去華(938~1006)、張師德;梁顥(963~1004)、梁固(987~1019);安德裕(940~1002)、安守亮,當時人們讚譽說:「狀元俱是狀元兒。」至於王珪一族,更為興盛,其家自太平興國至元豐年間十榜,都有人登科。這些衣冠世家,其崛起和發展均得力於科舉制度,而呂氏家族即為其表表者。呂蒙正登第後,除了自身得享功名富貴外,隨登第任官而來的各種特權和利益,使呂家發展成宋代的名門大族。假如呂蒙正沒有中狀元再拜相,呂龜祥等人的官位或只能維持族人的生活而已,怎能與位極人臣的呂蒙正相比。